学导式教学法在初中“前掷实心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10-08 08:11:48

学导式教学法在初中“前掷实心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摘要:实心球是近年来中考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何按照科学方法教授技能、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实效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这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在思索和寻求解决的问题,文章试图从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体会技术动作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入手,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前掷实心球

1.前掷实心球的项目特点及动作要领

1.1、实心球的项目特点

实心球的成绩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出手速度。在投掷实心球过程中,如果想提高出手初速度,就要增强作用于实心球的出手动量,增加最后用力阶段中对球的冲量,发挥最大力量的同时尽力延长作用到实心球器械本身的力的时间。

1.2、技术动作环节

持球: 持球方法有两种,其一是手指自然张开,空出掌心,握球的位置大约在后3/4部,两手食指接触,两拇指靠近,基本成正“八”字。第二种方式是手指自然张开,掌心空出,握球的后3/4部分,两手食指间距约为1~2厘米,两拇指相对成倒“八”字接触。

预摆:预摆使身体反弓的过程;头部后仰,上肢、躯干及两腿成反弓形,使整个身体形成“满弓”姿势。

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当预摆结束时,整个力是从后置腿的蹬地开始的,通过顶髋将力带至躯干,上肢、躯干用力收腹,主要提高出手初速度,让球落到身体后面,要旨在于以躯干带动手臂,持球的双手用力从身体后斜上方向前斜上方摆动,腰腹肌肉收缩,最后拨指甩腕,完成鞭打动作。

2.学导式教学法和教导式教学法在“前掷实心球”教学过程中实际运用的区别和差异

2.1学导式教学法

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教师指导答疑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有兴趣的主动去获取知识 ,发展各自的体能、智能 ,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 ,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法,在全国各地有很好的推广经验。它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因素的作用,在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充分采用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创造合理条件,积极引导参与,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开发学生智力,积极发展学生体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教导式教学法

又称传统教学法,在体育课教学中以学生初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的,这也就形成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动作,追求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精确度、速度、高度、远度的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总是从讲解动作要领开始,再做动作示范,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辅助训练、分解练习,最后通过完整动作练习和反复动作练习促进动作要领的完全掌握。教导式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循环练习法、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法、保护与帮助法等。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在学习中很难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身心满足。

2.3 两种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及差异

2.3.1创新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法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学导式教学方法则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其实,学生从来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的只是来自于外界的引导。所以,现代教育应在学习中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来自网络上的知识习得,鼓励学生从多方位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3.2.师生互动的多样性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一直强调教师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行为,对象是教师与学生。然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都不应局限于狭隘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活动,教学实际是一种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由师与生、师与师、生与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来完成。

2.3.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导式”教学法同样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本质就在于它是师生间互动过程中的多边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是互动配合完成的。而在传统的“教导式”教学中,学生整个学习活动几乎完全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教师的主观意志压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2.3.4.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性

“学导式”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建议。“教导式”教学法注重于教师在教学过程教法的改善与提高,却对学生在“学”的过程与方法较少涉及,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3.5.手段的多样性

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出现,推动了教学方法的革命,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得以实现。教学方法已经从单一的示范讲解、图示的窠臼中走出,由以前静态趋于动态,从无声发展到有声。随着科技发展,教学手段不仅限于录音、录像、VCD的模式上,电脑融入教学产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现代体育课堂教学有了质的飞跃,现代体育课因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手段的帮助而效率大幅提高。多媒体教学使现代体育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态势。

3.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纠错及提高在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对比实验

3.1 研究对象

2002年9月—2007年7月,对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五山校区初三学生采用前导式教学法进行教学。2002学年475人,2003学年507人,2004学年564人,2005学年666人,2006学年587人,共2799人。

2007年9月—2011年7月,对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五山校区初三学生采用前导式教学法进行教学。2007学年516人,2008学年503人,200年344人,2010学年282人,共1645人。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成功教学与实施途径 下一篇:体育新课程改革后运动参与及运动参与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