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主体参与型高中生物课教学模式

时间:2022-10-08 06:45:10

试论主体参与型高中生物课教学模式

【摘 要】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生是主体,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主体 参与型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打破了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传统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必将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当今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创造性地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

二、提出的依据

1.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好的教师,能给学生以自由的发挥空间。涂尔干曾指出:“所谓不受束缚,这并不意味着做他喜欢做的事,而是自制。教师的权威恰恰就应该用来使儿童有这种自制。”可见,教师的权威不是用来压制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可以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活动,这是参与活动的最佳境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好比工厂,班级好比车间,一个个流水线,一道道工序,教师是操作工,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大都是“占有型”的人,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用一半的课堂时间把知识要点讲出来,然后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研究,学生积极思维、争先发言,创造一种和谐的、生动的学习氛围。

2.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

一般来说,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或听老师讲授之后,学生能够记住10%~20%的内容;学生对他们看到的实物与实物现象,自己去描述,便能记住70%;如果学生亲手作过,再去描述,则能记住90%。这说明让学生亲手操作、主动参与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从生物学科特点来看。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主体参与的教学环境,具体实施途径:利用课堂设问,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利用新颖有趣的实验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参与教师演示实验;将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因陋就简,自制教具等。

三、实施的程序与方法

1.激情引趣,调动参与。

情绪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课堂上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去发现、创造、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有效学习,事实证明,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比消极被动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2.创设情境,引导参与。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布置场景、趣味性实验、引导性演练等来制造气氛,通过设问质疑,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拓展思维空间,产生创造灵感。

3.探索交流,合作参与。

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方式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让学生体会合作与交流对成功的重要性。交谈讨论、互相提问、相互示范、共同操作、表演、模仿,达到彼此沟通与了解,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反馈调整,强化参与。

教师通过姿势、语言或直接演示等方式将信息现场反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反馈来的信息看到教学的实际效果,矫正、提高教学效率,使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参与中获得成功和进步。

5.应用反思,拓展参与。

通过应用,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态度;通过反思,学生能够查明自己知识的缺漏,在反思中自我总结、自我思考、自我提高、自我创新。反思的方式可以有检查、回顾、复述等。

在以上几个环节中,激情引趣、创设情境是探索交流的基础,探索交流、反馈调整是核心部分,应用反思是探索的继续和延伸。

四、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的体会

1.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关系。

如何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认为在课前准备、教法选择、课堂形式中,都要以这两者(上接第37页)

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摸透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2.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正确运用电脑、录像、投影等媒体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新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由教法研究转向学法研究。

教师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法,归根到底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而从学生角度着想,对学生多加引导。

4.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由于学生存在实际差异,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就要尊重学生个性,多些鼓励,多些激发。

5.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除了备教材、教具,还要备学生。怎样备学生呢?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等;另一方面,考虑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尝试失败的滋味。

6.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人是有丰富情感的,中学生的兴趣、选择会受到教师的教学方法、为人态度、语气等影响,我们在这方面有下列几点做法:①允许学生出错,并耐心引导,帮助找出原因,而不是采用呵斥、责怪的态度。②课外的沟通。课堂上,引导他们探索知识,共同进步;课外时间与他们谈心散步,拉近师生距离。③老师要敢于正视自己,勇于承认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学习气氛,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密切结合,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突出主体作用。

五、应用讨论

经过实践,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无问题”到“有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他们在一定问题情境中的自由,唤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山东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72000)

上一篇:what和that引导名词性从句辨析 下一篇:创新旧作 锤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