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08 06:30:49

“微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随时信息、围观、转帖……微博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的网络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仅使“个人门户”、“全民记者”成为现实,也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和信息传播的新阵地。“微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影响,甚至深刻地改变着新闻的传播行为,但是由此也给新闻真实带来了挑战,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

微博是一种可供人们个人最新简短信息的网站,用户可以通过Web、 Email、即时通讯工具和手机等方式, 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个人微博, 文本限制在140字之内。作为一种互联网新技术,微博具有不拘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任何方式、任何人的便捷特性,它比博客更短,互动性更强,是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

正因为微博对所信息字数的限制,使者与关注者的写作和阅读成本大大降低, 却使创作的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无所不包。有了海量的内容,便可以进行最精细的个性化,进行最强的互动,甚至在短时间内形成热点。

二、“微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一)新闻主体多元化,商业网站和个人进入新闻领域,网络把关弱化

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便利、快捷的特点,也促使新闻主体产生了变化。商业网站和大众开始进入新闻领域,新闻已经不再是媒体的“特权”。大多商业网站并没有专业的编辑记者,为了追求眼球经济,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争夺广告获得利益。在和转载新闻时,只注重新闻本身的影响力,而没有去辨别它的真伪及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网站的这种行为也在推动促进虚假新闻的传播,成为虚假新闻传播的帮凶。

在透明化的网络时代,个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的受众,公众通过网络表达观点、抒感,也成了新闻的者,每个人都可能是新闻现场的“第一发言人”。但是网民素质不一,多数网民都没有受过新闻报道方面的专业培养,也没有系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其的新闻的真实性及客观性无法保证。受传播形式和个人的素质影响,多数网民不能客观地、完整地“直播”或者“转播”新闻,和转载信息时往往会有很强的个人倾向性,重视第一感受,对接收的消息缺乏理性的分析。受从众心理影响,网民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就可能将一些“不确定”的信息传递出去,而充当了虚假新闻的二传手。例如2011年3月发生在广州街头的“跪行妈妈”事件,就被证实是一名专业的网络策划人员所为。

(二)互联网强大的媒介融合功能和传播能力

自媒体一方面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但也为促进虚假新闻的传播留下了隐患。登录微博首页可以发现,微博以140个字符左右的文字更新内容,同时还可以有图片、音乐、表情视频等链接。网友可以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行成文字,可以通过手机与电脑上传至网络,与网友共享。

而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复杂,既有来自传统平面及广播电视中的报道,也有网络之间的相互转载,以及网站自己采写的新闻。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但有时也缺少了必要的求证环节,导致网络用户无法全部实名认证,也无法在网友信息的第一时间内去确认消息的真实性,网友所发表的某些具有争议和传播价值的信息往往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网友关注,迅速传播,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短时间之内上升成为一个公共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促进了一些虚假新闻的传播。

(三)媒体参与造假、传假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道称:“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报道一出,香港明报发言人立即表示:“该传闻为假消息。”事实上,香港并没有一家名为圣玛利亚的医院,名字相似的圣玛丽医院位于湾仔。就在这一假新闻被证实的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作任何核实草率转发”。

新媒体时代,信息源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媒体为了制造卖点,吸引受众,获得点击率。在选择新闻时,一味追求时效性和点击率,对新闻只是单纯地复制,而不去核实、求证便发稿,有一些媒体,在复制的同时擅自“放大”,添油加醋。更有一些新闻记者没有亲自去采访而是凭材料,凭“猜想”写新闻,这样的新闻就毫无真实性与客观性可言。

三、网络虚假新闻的应对策略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的泛滥,已经使新闻渐渐地失去了“生命”。我们不得不去审视虚假新闻究竟伤害了谁。虚假新闻如猛虎般吞噬着新闻的“生命”,如何遏制虚假新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建立媒体新闻审查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作为新闻的主要单位,新闻媒体应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审稿制度。重视审核新闻源的可靠性,对新闻信息进行多方面采集、核查,在技术上加强对假新闻的识别能力。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用法规来封杀造假者,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网民需理性分析,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网络行为属于公民的个人行为,避免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这对公民的个人道德有了较高的要求。面对网络上的公共舆论空间,每个人应该对自己所公布、传播的信息负责,网民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成为负责人的传播者,懂得如何批判性地接受信息,对网络信息平台的新闻不能盲听盲从,识别没有消息源、不确定的消息,不急于转发,而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判断:

一是判断有无消息来源。如果没说哪家媒体报道或者哪个渠道透露的,基本不可信。二是信赖主流媒体的声音。比如一些八卦小报关于明星的传闻有时候不可全信。三是通过网络检索去验证。最管用的办法是“新闻”搜索,看是否有公开报道;四是看评论中有无群众指出其不实。

每一个网民既有可能是虚假信息的传播者,也可能是阻止虚假信息传播的主力军。网民应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及道德自律,谨防成为谣言传播的助推者。

(三) 职业记者应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道德建设

职业记者即专业记者,其职业角色的自我定位首先应该是记录者,其次才是影响者(启蒙或者监督),客观、真实、全面、理性等专业规范依然要遵循。越是公民新闻、草根新闻发达的情况下,职业记者的水准越要体现在对真相的挖掘能力上。我们要切实提高职业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尊重新闻,不制假,不传假,坚持新闻真实。职业记者应该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有社会责任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守职业理想,恪守新闻道德,对社会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 传统媒体应调查事实、逼近真相,担当起引导舆论的责任

在现代新闻传播领域,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依旧占据主流,主流媒体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及时准确地进行事实调查、逼近真相,权威信息,压缩虚假消息传播的空间。传统媒体应该规范自己媒体网络的流程,做好新闻的把关人,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做假,不盲传,并及时关注网络新闻的传播,及时发现纠正虚假不实报道,引导受众理性思考,减少虚假新闻的传播。

微博时代,是“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作为记者,首先应该是记录者,其次才是影响者,职业记者的水准主要体现在对真相的挖掘能力;作为网民,我们的责任大于义务。“用事实说话”,对自己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要传播虚假信息,对自己的表达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网络氛围,减少虚假新闻的产生。

(作者单位:中原文化艺术学院)

上一篇:这个六一我们和你在一起 下一篇: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