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不英雄

时间:2022-10-08 04:46:07

蝙蝠侠黑暗不英雄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0日凌晨,在丹佛市午夜举行的《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以下简称“《蝙蝠侠3》”)首映场中,24岁的詹姆斯·霍姆斯枪击观众,造成12人死亡、70人受伤。

这个事件震惊全世界,制片方华纳宣布不公布首周末票房收入、AMC院线禁止观众佩戴面具以及携带玩具枪入场,而随《蝙蝠侠3》播放的《匪帮传奇》预告片因为恰好有暴徒在电影院向观众开枪的一幕而被删掉。

嫌犯詹姆斯·霍姆斯案发后曾自称是《蝙蝠侠》系列电影中的反派角色“小丑”。霍姆斯还宣称对“维柯丁”上瘾,而电影中“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莱杰正是服食过多“维柯丁”致死。

一些舆论把枪击案与电影暴力划上了等号,美国《洛杉矶时报》电影评论员图兰撰文写道:“我们现在的电影包围在血腥和暴力中,好莱坞应当为这样的事件买单。”

把社会暴力迁怒于电影及其他文艺作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1961年心理学家班杜拉就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让孩子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观看成人殴打波波玩偶,然后观察孩子会不会模仿。他得出的结论是:观看暴力行为的孩子会被感染,变得更有攻击性。之后有很多学者提出反驳,指出这个实验是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而人并不活在真空里。

纽约法医小组主席、精神病学家迈克尔·温尔纳博士说,“一个年轻人因为看了一部暴力电影,感觉很酷就跑出去杀人,我不认为这样的说法成立。他的私人生活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促使他去犯罪”。

这个案件至少显示出,大众常常把现实与虚构混淆在一起。案发后,不少网友呼唤蝙蝠侠的饰演者贝尔身着蝙蝠侠服装前往看望枪击案中的受伤儿童。一个在facebook中的留言多次被转发:“孩子们需要知道,真实存在的不仅只有坏人,还有英雄。亲爱的克里斯蒂安·贝尔,你现在可以成为真正的英雄。”

电影院暴力事件簿

1990《教父3》(Godfather III)

1990年的圣诞节,《教父3》首映,纽约一家电影院迎来了700名观众。正当电影进行20分钟时,观众突然听见了枪声。原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口角,一群观众抱怨另一群观众说话太大声,没想到口角变成了枪战,两群观众拿出枪来交火。有媒体报道,这些观众是两个帮派的成员,交火之后立马离开了影院。这次枪战造成了4名观众受伤,其中一名15岁的孩子头部中枪死亡。伤亡者都是普通电影观众,并没有参与口角。

2008《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

2008年的圣诞节,29岁的詹姆斯·约瑟夫·西亚莱拉(James Joseph Cialella)带着儿子去电影院看《返老还童》。电影放到一半,他发现身边的人不停地在说话,忍无可忍之下,他让他们闭嘴。说话的观众也不甘示弱,双方开始了激烈的争吵,最后西亚莱拉把爆米花扔到那个家庭的孩子身上,并拔出手枪射向孩子的父亲,导致男子左臂受伤。

2006《X战警:背水一战》(X-Men: The Last Stand)

保罗·史格莱姆(Paul Schrum),62岁,在巴尔的摩的一家电影院内观看《X战警:背水一战》时意外被凶手开枪打死。当时,电影开始了大约20分钟,一名24岁的男子站起来掏出了枪,要所有的观众都趴在地上。在随便开完四枪之后,他便走到了大厅,等待警察的到来。这个区域是犹太人聚集地,因此警察不排除是种族仇杀,而保罗·史格莱姆之所以成为了受害者,仅仅因为他是距离凶手最近的目标。

我 相信,电影是美国最了不起的艺术形式之一。与人分享在银幕上娓娓道来的故事,也是一种重要而愉悦的休闲方式。电影院就是我的家,一想到有人竟然想用暴力的野蛮行径玷污这个纯洁而又充满希望的地方,我就备受打击,感到无比崩溃。”

——《蝙蝠侠3》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罪 犯总是随意抓取一个事物为自己的扭曲行为辩白。”

——美国《时代》周刊

语 言无法表达我所感受到的恐怖,我不能完完全全地感受受害者家属和他们的亲人的那种痛苦和悲伤,但是我对他们深表同情。”

——蝙蝠侠的扮演者克里斯蒂安·贝尔

模 仿电影而犯罪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美国杂志《E》

每 年的观影人次约2.5亿,但极少出现意外,这次枪击事件是一次偶然。”

——案件发生地奥罗拉世纪16影院所属影院公司喜满客控股的总裁蒂姆·华纳

很 多观众没来及反应,因为他们以为枪声是来自隔壁放映室的。”

——幸存者

上一篇:《恋爱的犀牛》回到1999 下一篇:有图有真相:女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