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小区中水回用设计探析

时间:2022-10-08 04:28:22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设计探析

摘要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本文分析了建筑小区生活用水和污水的特征,详细阐述了目前小区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技术和工艺流程,阐述了小区生活污水中水回用基本工艺以及建设对策。

关键词:新建小区 中水回用 设计 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节能减排是目前的热门话题,把生活中洗脸、洗澡、洗衣、洗菜、洗碗、空调冷却水等收集起来处理后,再回用到不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冲厕、扫除、冷却水、洗汽车、浇绿地等生活杂用水,是一种水的重复使用,由于其水质介于给水和污水之间,故称中水。建筑中水包括建筑物中水和小区中水。建筑中水回用的研究及推广普及是在我国水资源匮乏、水处理能力差及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任务极端迫切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中水在国外的应用已很普遍,技术业已成熟。以色列应是中水回用方面最具特色的国家,它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76 m3,46 %的处理出水直接用于灌溉,34 %和 20 %分别回灌于地下或排入水道用于补水,中水利用率之高堪称世界第一;日本已有较多的“中水道”供生活杂用而著称,约占中水回用量的 40 %。我国大城市像上海、北京、沈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但离走入百姓家还很遥远,因此,研究建筑中水回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水处理方法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程度而直接回用到生活中,即现实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而且投资高,工艺复杂,一般地区不采用;另一种方式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程度,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建筑中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空调冷却以及消防等方面,这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中水处理方式。其中用于厕所冲洗、绿化、清洁洒水和冲洗汽车等杂用的中水质须符合国家标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1989)。用于水景、空调冷却等用途的中水水质标准还应有所提高。

2.1 可供中水回用的原水种类及水质

城市污水厂处理达标后的排放水:仅限于污水厂周边地区可以此作为中水水源,其他地方因输送投资大,不予考虑。(2) 生活污水的中水原水:人们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称生活污水,可以以此作为中水水源。以下根据可供中水系统使用的原水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序:① 冷却水 ② 淋浴排水 ③ 盥洗排水 ④ 洗衣排水⑤ 厨房排水 ⑥ 厕所排水。 实际生活的中水原水不是单一的,多为上述 6 种原水的组合。一般淋浴水、盥洗水、雨水、空调冷却水组合为优质杂排水,水质最好;厨房、食堂洗涤水为杂排水,水质稍差;便溺冲洗水为生活排水,水质最差。 在选用中水原水时,应优先选用优质杂排水,其次选用杂排水,最后才考虑生活排水。

2.2 中水处理方法

中水处理方法很多,但被人们接受的主要有三大处理方法。 ① 物理法:不改变污水中水和污染物的性质并使它们分离的方法。有筛滤法、吸附法、沉淀法、气浮法、过滤法等。② 化学法:在污水中加入药剂,使药剂和污水中的水或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如中和、混凝、消毒等。③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为其它稳定的无害物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三、中水处理工艺

中水工程污水处理工艺与中水原水和中水用水水质有关。

3.1 优质杂排水、杂排水的处理工艺。

优质杂排水以物理法处理为主,杂排水以物理化学、生化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流程如图 1

图1中水处理流程图

该工艺首先将不同水量、不同水质的生活污水、雨水等原水通过格栅去除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原水进入调节池后充分混合均匀,并进行预曝气处理,然后通过物理化学处理装置进行混凝等处理,随后通过微滤、超滤装置,利用膜孔的选择性筛分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胶体截留去除,水及小分子可透过,最后经过臭氧或加氯等杀菌消毒进入清水池存储,用于冲厕、绿化、洗车和扫除等日常生活杂水。

3.2生活排水的处理工艺

当采用含冲厕水的生活污水为中水原水时,可以采用二段生物处理流程或生物处理后继物理化学处理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 3:

图3中水处理流程图

四、中水系统设计原则

4.1 水量平衡:中水原水量大于中水用水量,视情况可考虑以清洁水作补充水源。

4.2 经济:中水系统可以一幢建筑、建筑群或一个建筑小区为单位来做。具体要视其情况经经济比较来定,考虑中水原水集水与中水用水曲线,减小调节池与中水储水池的容积;集水与用水系统不要太大,以减少转输费用。

4.3 优化:原水选择应考虑地区水源和用水情况,尽可能优先选择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不得已时可考虑生活排水;靠近污水处理厂的建筑小区可考虑城市污水厂处理达标后的排放水。

处理工艺选择应视原水组合水质情况而定,处理后中水水质应符合《杂用水水质标准》。中水水质低于生活饮用水标准,系统设计要注意用水安全。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的建设对策建议

5.1 从政府层面推进建筑小区中水回用的建设

政府对建筑小区中水回用的推进主要包括:

对法律体系进行完善。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环境及水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建筑小区中水回用以及中水的开发利用等的相关法律,使建 筑小区中水回用的开发提高到法律的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2)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建筑小区中水回用的推广利用,对缓解城市缺水的问题有很多的促进作用。

(3)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构,大量投入资金,从税收及信贷等方面给予建筑小区中水回用项目建设更大的优惠政策,或者在其相应的设备采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的加入。

5.2 从市场层面推进建筑小区中水回用的建设

中水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特别是政府为了缓解城市缺水而对其进行的关注, 使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这种公益性在一般情况下则鲜有人去考虑其这方面的价值。为了真实反映中水资源的价值,将其外部效果进行内化,需要从市场层面 来对其进行合理的推进。

确定合理的价值体系。只有将中水的价值和其产生的效果都纳入到其价值里,才能使中水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2)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内化中水的社会及环境价值。合理的评价中水的价值,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内化其环境及社会价值。

(3)建立更加合理的中水回用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建筑小区中水回用项目的投资费用主要有中水回用处理设施的建设及生产经营费、中水回用管网的建设费用等。

(4)降低消费者(小区业主)及开发商的附加成本。

5.3 从技术层面推进建筑小区中水回用的建设

目前,中水回用在技术层面所能做到的是:提升污水处理的技术、改善中水 的水质、规避中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小区业主) 接受中水,使用中水。降低使用中水的风险。中水水质的风险主要包括:中水水源的风险以及 中水对人健康的影响。但在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中,我们使用的中水水源主要是居民生活用水、杂排水等,其 污染程度比较轻,处理比较简单,风险也较小。提高中水处理的技术,保障中水的水质。根据水质的不同,中水可用于 学校、机关单位、居民、景观、绿化等部门,但要符合各自规定的水质标准。这 就需要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水的生产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六、小结

大面积绿地和大范围水景作为配套的生态住宅小区将会成为趋势, 小区水景需水量势必增大。建筑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由于输水距离短,具有一次性投资少、建设周期短与见效快等优点,是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的必要补充。同时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季洪瑞. 天津市推行中水回用的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2] 李超.关于中水回用问题的立法思考[D].兰州:兰州大学,2008.

[3] 王群夫.长春市中水回用市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上一篇:土木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分析 下一篇:浅析浍庙节制闸闸工程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