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课外作业布置之我见

时间:2022-10-08 02:38:18

小语课外作业布置之我见

语文课外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开放的,作业布置要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要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

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笔者认为布置作业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对其性质进行区分。

一、预习新知性作业

这是学习新知的前奏,预习并不要求对新知作全面,深刻的理解,而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触及新知的“外壳”。例如,中、低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词,读通课文;高年级则可以参照课前的“预习”提示分步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来扫清生字、词的障碍,也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相似特点的文章的对比初步感知课文的内涵,发现学习中的难点。预习起的是先导作用,教师设计的要求也应为学生力所能及,更必须贴近新知,力求使学生能在预习时发现新的内容中有所不知的地方,以便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答案。

二、巩固旧知性作业

在每一课时、每一篇文章、每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者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学习者都必须领会和掌握一定的新知,新知得以牢固的掌握,又成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巩固性练习是十分重要的,而及时性和阶段性是巩固性练习的主要特征。比如在学习《字母表》时,可以布置相关的抄写、默写练习但在学习“音序查字法”前再复习巩固《字母表》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堂巩固性练习必须紧紧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来设置,阶段巩固性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原有的知识,还要为学习新知服务,成为学习新知的工具。

三、针对性作业

它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如针对课文或单元重点、难点的练习,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的练习,针对个别差异和不同要求的练习,针对缺、差的辅导练习等,它起着强调和补救的作用。如苏教版二年级第五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各种美丽的画面,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学完《大禹治水》一课后,我们可以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大禹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是怎样联系起来,以及一步步的联系又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这样的训练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只有建立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特点、准确地掌握了学生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设置的针对性作业,才有真正的价值,才容易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开放拓展性作业

这涉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方面,像造句、写话、续写、改写、读书笔记、看图作文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写作,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新知的理解、凭借已有的基础知识具体投身于实践。如学习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我们不妨让学生顺着事情发展的脉搏展开想象:乌鸦当时心情怎样?如果再次遇到了狐狸会怎样去做?狐狸会怎样想、怎样说?等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也可以用一段话写下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真挚、朴实的人间真情的感染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也锻炼了学生的说、写能力。另外从作业的有效性来看,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层次性和精练性,“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层次性的,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的学习的机会,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热情。作业不在多,贵在精。精选一些开放性作业可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比较思考辨析,做到举一反三,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和生活性的作业。使作业变得活泼而富有人人文化。给学生增添情趣,锻炼能力。

总之作业布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合理、有效的实践与创新,才会慢慢寻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快乐成长的作业通道。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中职语文对学生阅读审美意识的培养与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