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申报为什么有不应期

时间:2022-10-08 02:27:31

刚过了年头,与国际接轨的“高收入阶层个税自行申报”热热闹闹登场了。不过,热热闹闹的只是各类媒体。当局者――政府和应该自行申报个税的高收入阶层都闷声不响,个税申报大厅门可罗雀冷清异常: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全国将有超过100万人需要自行申报纳税收入,但截至1月9日,全国14个省市只有不到3000人向税务机关进行了个税自行申报。在北京,年收入12万元以上收入人群约有25万,前来申报者不过区区800人。

让高收入阶层自己报税,看起来是对各方都大大有利的好事,怎么就引不起欢呼和鼓掌呢?

对纳税人来说,自己报税避免了单位代扣代缴的不清不楚,可以享受作为纳税人的理直气壮;对税务部门来说,这是一场与国际接轨的巨大改革;对普通民众来说,既可以减轻贫富差距,又可以使那些高收入者的财富更透明。各方盘算,都应该是多赢。

然而,多赢却隐含着多输,貌似先进的个税申报改革,如同中国社会体系堆码整齐的积木底下的一块,一拉出来,就会稀里哗啦地倒下来一片。

被盘算的改革

先拨一下当事各方的小算盘。

普通民众:调节贫富差距那是骗人的话,国家收了那么多税,光看见有权的人越来越牛,却没见小老百姓得到啥实惠,收税也就是抢咱老百姓的钱。何况那些见不得人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鬼才相信他们会自己去坦白从宽呢。

高收入阶层:有了12万的年收入,小日子自然可以过得比较舒坦了。按理说依法纳税天经地义,但我有12万年收入,家里人可没有,平摊下来,离小康远着呢。再说了,中国的有钱人那么多,我才不信所有的有钱人都会老老实实地如实报税呢。交了税,得不到半点好处,不交税,被处罚的可能性几乎相当于天上掉石头砸中我的头!先看看再说吧。

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是最大的税收源,在中国,从2004年的1700多亿,到去年近2500亿,每年增长20%左右。但往后是不是能保持这样的势头却是未知数。让高收入者自己申报,不报的再来重罚,这种又打又拉的方式,或许能给税务政绩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改革被各方盘算,也算是正常得不得了的事。但盘算的结果,居然是各方按兵不动,却也是稀奇事了。

稀奇的根子在于税务机关。

一个老板在饭桌上放话:“我一个在税务局的朋友给我说了,这个税申报你别去,两三年包你没事,去了才是真傻了!”

去的人傻,也就是说,不去的和税务局的是真聪明。

聪明的原因是:不去的,是非常清楚税务局不会动真格的,也动不了真格的;税务局更是明白,我不能动真格的,一旦动了真格的,要拉塌的积木可能会先把自己给死死埋在下面了。

个税危机

经济学界有一种武功叫幸福经济学,其中有一个绝招:直接支付的钱会更心疼。这个绝招把个税征收将要撞击的最大冰山一下子显露出来了。

个税申报的人群,都是今天中国社会的精英,有知识,有阅历,更有社会影响力。从代扣代缴变成主动申报,虽说是简单的方式改变,其实要改变的还有很多:对自己的直接付出,要求直接回报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由此可能引发对个税乃至整个税制体系的追问。

首先是监控体系。众所周知,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是部分有钱人的主要收入,这部分人既然财产不透明,税收监控就是难点。即使税收机关可以通过严厉的惩罚来杀鸡儆猴,但总得找得到?找着了鸡,监控体系是完善了,让世界各国头疼的腐败也可在中国破解了。

由监控体系,自然而然地会涉及到不同所有制机构的薪酬体系。

过去几十年来,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们工资并不高,按岗定级的工资收入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个税都不用交。但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极高却是事实。福利性住房、公费轿车甚至餐饮香烟都可以报销,要理顺纳税人的怨气,中国国有工资体系就得整个儿重新设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外,民营企业主同样面临相同拷问。身家上亿元的民企老板,在单位所领的工资也许就三五千,但汽车、别墅甚至保姆的工资,都可以从企业账目中列支。但要改变这一点,必然又会是我国财税稽查体系的一场浩大工程。

监控体系和薪酬体系调整了,社会评价体系的刺儿又冒出来了。

而更大的危险在于:这个体系那个体系的缺失,是不是会刺激个体意识的强烈反弹,甚至对整个政府管理体制提出彻底改革的要求?

以往群众埋怨有冤无处申,商人埋怨官员腐败欲望难填,官员埋怨收入太低职务太危险……但现在,因为这么一大群人自个儿每年要缴大笔税了,就这么个简单的事,或许会带来两种结局:

一是让老实人继续当老实人,心里憋着气,看别的聪明人不交税过着逍遥日子。只是这么一来,个税也成了政务体系大楼上的一扇被打破的玻璃窗,引来更多的人打碎更多的窗子;

二是把一根根硬刺儿咬牙拔掉,各体系不得不挨个儿建立,更多的有钱人涌进个税申报大厅,然后挺起胸膛走出来。

E-mail:chinacbr@vip.省略

上一篇:“中国式市场经济正逐步趋于完善”等10则 下一篇:巴曙松解读六条房产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