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传播新形态

时间:2022-10-08 02:25:58

论电视传播新形态

【摘 要】人格化主持是电视传播新形态对播音主持人提出的重要要求,理解人格化主持的内涵及其作用,明确电视传播新形态对人格化主持的要求,进而更好的塑造人格化主持,对于提升主持人素养,适应电视传播新形态要求非常重要。本文阐述电视传播新形态下人格化主持塑造的成功案例,分析人格化主持构建的要点与经验,并适应电视传播新形态要求,提出促进人格化主持培养与塑造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电视传播;新形态;人格化;主持

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传播形态正在迅速变化。传统的电视传播渠道开始更多的在网络、手机等媒介中进行扩散传播或独立传播,这就使得电视传播形态日渐更新。同时,社会公众对于电视节目的收视渠道、收视内容分布、节目需求等正在呈现显著的多元化格局。

一、电视传播新形态下的人格化主持现状

电视传播新形态下主持需要注重互动和创新,配合市场需求和传播新形态,需要塑造与节目特性吻合的人格化主持,这里结合典型案例对新形态下的人格化主持进行阐述。

(一)案例介绍与分析

1.《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一档原创大型礼仪脱口秀,节目具备非常丰富和个性化的节目内容,自开播以来备受关注。

《天天向上》节目起源于《天天向上前传》,通过何炅、郭冬临为主的主持人团队,对《天天向上》节目进行了连续三期的宣传预热,提前提升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在前传中,塑造了一家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古老书院,书院位居半山位置,天天向上团队是其中一班,学生中男俊女俏,老师博学多才,共同学习中华礼仪、汉子成语等,寓教于乐、引人入胜。

宣传预热后,《天天向上》节目正式开播,节目由开场戏、公开课、成语故事、电视购物、游戏、大师讲礼仪等环节组成,内容衔接得当、情节跌宕起伏且将休闲、综艺、学习等元素以娱乐的方式穿插起来,关注与受众的互动等,很容易锁定受众目光。

《天天向上》节目创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近阶段,节目设立之初考虑通过娱乐的方式让世界感受中华礼仪和美德精髓。

2.《壹周立波秀》

《壹周立波秀》是一档香港凤凰卫视打造的特别节目,该节目借鉴美国的著名节目《深夜秀》,在周立波先生的主持下,以脱口秀表演及嘉宾访谈两部分组成。该节目曾经在内地的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重庆卫视德国非常多的卫视频道播出。目前节目主要在浙江卫视播出。该节目是一档娱乐脱口秀节目,每集时常30分钟左右。

《壹周立波秀》节目的设计与播出,实在中国内地娱乐脱口秀节目发展迅速,但是受众对于内地娱乐脱口秀的内容与形式缺乏很好的忠诚度,受众需求要求有一个能够满足受众新闻事件认知需求,但是也可以娱乐受众的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节目由此,成为内地一个典型的新闻娱乐化为主的娱乐脱口秀节目。在该节目中,每一年每一个阶段发生的备受网民和社会公众关注或热议的新闻事件,诸如重庆打黑、地沟油事件、房市楼市、奥巴马访华等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很多明星和公众人物的个人新闻事件,备受关注的春晚、年夜饭等大众话题,都是节目娱乐的对象,这样的节目因轻松的氛围、多元化的论题、富有深度的言谈而迅速获得受众,特别是大学生及都市白领等知识素养较好的受众的认可。《壹周立波秀》节目在2010年春节期间首次推出,首推仅有6期节目,该节目也成为当年同一时间段的收视冠军。主持人周立波也成为海派清口的代言人,节目最初由立波梦话板块、嘉宾访谈以及周立波的个人脱口秀组成。极为特殊的是,《壹周立波秀》节目推出并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关注后,并没有像知名脱口秀节目《实话实说》和《康熙来了》等一样推出固定的长期节目,而是仅在每一年国庆、春节等特别假日推出特别节目。但是由于节目时长限制,多元化的新闻事件及选题,富有深度和幽默诙谐的言语,每次推出都给受众意犹未尽之感。甚至,《壹周立波秀》被一些忠诚观众视为将除大家心里话,最具共鸣的脱口秀节目。而从客观的收视率数据上,根据中央电视台索福瑞26城市数据,《壹周立波秀》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为0.94%,位居同时段全国第一,在上海地区的平均收视率超过6.63%,同样位列卫视节目第一。也就是说,无论是与同时段的其他节目相比,还是与国内其他的脱口秀节目相比,《壹周立波秀》的收视率都位于首位,并且其收视率在播出以来,没有明显的下降,这就表示受众是非常认可这样的节目的。

(二)新形态下人格化主持的构成要点

1.明确人格化主持的塑造方向

《天天向上》与《壹周立波秀》是近年来我国国内电视传播领域主持人风格变化最为显著,人格化主持最为突出的代表。总结来看,《天天向上》由七位男主持人组成,这七位主持人分别具备显著的个人特色,并且具备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组成男性主持人团队,以打造偶像对外的方式开展节目宣传与创作,更能够带动社会青年这个主流的受众关注节目。其中,汪涵作为领头者,本身具备显著的知名度,其受众主要集中在中年和青年群体,在老年群体中也具备较强号召力。欧弟则来自台湾地区,俊朗的外表和开朗的性格,使得欧弟在内地和港台地区具备较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年轻女性的吸引力较强。田源、钱枫、俞灏明、矢野浩二、小五等分别来自中日等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些主持人同样具备开朗的性格和较强的个人才艺,部分主持人具备歌唱、舞蹈、乐器等才艺,部分主持人擅长与他国嘉宾进行沟通等。这样的主持人阵容使得节目可以更多的打开港澳台以及国外受众市场,能提升节目的动感和时尚感,提升节目的创新性。而《壹周立波秀》中,主持人周立波先生,是上海人,海派清口主要代表,他自身的学识丰富,语言诙谐幽默,并且善于用不同的视角解读新闻事件,最终用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将其表达出来。这样富有个性化且颇具内涵的主持人,使得节目的品质和品味得到保障。

2.以主持人为核心构建主持人人格品牌

《天天向上》与《壹周立波秀》在人格化主持方面都非常强调塑造主持人品牌。前者,《天天向上》节目的主持人队伍特色明显,几乎每一个主持人都具备独特才艺和个人魅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专业背景和才艺修为的主持人团队,几乎覆盖率老中青和国内外绝大多数的受众群体,这也为节目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在节目开播之后,主持人团队的合作能力不断增强,在鲜明的领导者(汪涵),以及动静结合的多位主持人共同努力下,主持人队伍已经成为该节目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成为节目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而后者,周立波本身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生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下过海、离过婚,还做过牢。这样的人生可谓经历了很多次低估,在其后诸如《壹周立波秀》等待其走入人生高潮阶段之时,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富有哲学意味的人生感悟,也就成为节目中每一句话都深深蕴含的感化效应,这样的主持模式,使得其个人脱口秀往往是发展内心,秉承向上之心,也更加容易感动人。正如周立波在节目中谈到,我们最终的归属不是房子而是盒子……穿插其个人人生经历,引领我们去珍惜和感悟当前的生活。

3.搭建主持人人格与节目互动的完整系统

单一的主持人个性或人格化主持并不完全符合电视传播新形态下的人格化主持要求。在新的传播形态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受众的选择增多,能否真正长久吸引受众,还需要看主持人与受众及整改节目互动的效果与能力。《天天向上》与受众的互动机制对于受众需求的更高层次满足意义重大,通过高效的互动能够为客户提供更符合《天天向上》特征的个,一方面保证受众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并在未来节目创新设计中予以完善,另一方面能够较好的为受众提供与媒体、明星及节目等的直接互动,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进而促使受众的心理需求得到更高的满足,形成对《天天向上》的较好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其主持人的个性风格逐步熟悉并且形成一定忠诚度,也就很好的提升了节目效果。在《壹周立波秀》中,围绕节目个性定位进行内容的选择和取舍,逐步搭配主持人、节目配乐等,来提升节目品牌效果。

二、电视传播新形态下人格化主持构建的建议

结合前文对《天天向上》、《壹周立波秀》等节目在电视传播新形态下人格化主持的介绍,我们可以进一步总结出在新形态下塑造或构建人格化主持的方案,希望可以对人格化主持构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重视新形态下的人格化主持

人格化主持,是表现主持人个性化、人格化与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塑造人格化主持,需要明确新形态对主持人的要求,提升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主持风格、塑造主持人格化。例如周立波、何炅、孟非等优秀的主持人,本身都有着丰富的主持经验,主持功底深厚并且对于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引导节目走向,如何提升节目个性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但是,对于更多的新主持人或者尚未塑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格化特色的主持人而言,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主持人的丰富人生体验对人格的影响,还通过促使其人格的“自我扩展”而表现出来。“自我扩展”原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儿童意识到并把周围环境中某些人和物看作“我的”过程。奥尔波特的理论着眼于儿童的一般心理发展,但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主持人的人格特征,认识主持人丰富性体验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主持人的心理特征时,我们不难发现,主持人,尤其是优秀的主持人,大都富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心理前提即是,主持人把自己看成祖国、民族的一员,同时也把民族、祖国看作是“我的”。由此产生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感。这也正是前文介绍的如周立波,在其特殊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利用个人风格发挥好每一个主题,唤起观众共鸣一样。

(二)选取与节目匹配的优秀主持人

电视传播新形态下的主持人构建应该更多的打破常规,明确主持人是娱新形态传播机制下每一档节目的灵魂所在,正如《壹周立波秀》在主持人周立波先生、《天天向上》中极具个人风格和特色的几位主持人的主持下,可以形成富有个性的节目品牌或名片一样,推进我国内地电视节目节目发展,就必须培养和塑造具备个性化与号召力的主持人,并且这个主持人必须符合节目定位,可以有效的驾驭节目内容。首先,电视节目节目也应该更多的结合节目定位,准确的选择主持人,尤其是注重选择互补性较强,可以覆盖更多受众的主持人队伍,注重老中青主持人组合搭配,协调主持人风格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选定主持人后,尽量不可以避免经常更换,至少应该保持一位灵魂性主持人,不断的强化主持人与节目创作队伍的融合度,让主持人更好的利用节目素材开展电视节目,来提升节目的个性特征。这个主持人不仅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学识和人生经历,更加需要有独特的视角和灵活的语言能力,兼具娱乐精神,而不应该局限于固有的电视台主持人队伍,这样需要更多的从不同领域中挖掘人才,不排除采取竞争上岗或者公开招聘的形式,引入更多具备个人特色的优秀储备主持人,来提升电视节目节目的品质。

(三)加强主持人与节目的融合并塑造个性人格

再强烈的个人风格与主持特色,都必须于节目融合起来,才可能获得受众认可并在新传播形态下获得成功。如,《非诚勿扰》的孟非无疑在婚恋交友类节目中或情感类节目中因细腻的情感、贴近人心的语言表达、独特的外表等可以与节目很好的融合起来,但是如果让其主持娱乐脱口秀节目则显然需要迅速转换风格,这实际上对于主持人是有很大调整的。而周立波可以在多档节目中塑造经典,与其所主持的节目多数偏向娱乐大众定位,没有真正改变其大俗大雅的风格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电视传播新形态下的人格化主持人的素质与培育,还需要关注主持人特色与节目定位,选择与节目定位最吻合的主持人,并让主持人与节目不断的融合,最终塑造经典。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市场调查的手段,更多的了解观众对该类节目或者本节目取向的定位,对节目风格、内容与流程的建议,进而贴近观众设置节目流程、穿插节目内容,进而形成人格化主持基础上强烈的节目特殊,并可以更好的接地气、构造忠诚观众。

三、结 语

综合全文分析,人格化主持是电视传播新形态下,在众多节目中塑造品牌,最终挣得受众认可的重要选择。人格化主持在实践中已经获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在电视传播新形态下,要想做好构建和塑造人格化主持并且打造优秀人格化特色主持人的工作,还需要更多的思考主持人风格与节目风格,兼顾主持人个人素养与个性培养,与节目定位、节目融合等,更好的立足受众需求来推动人格化主持风格的确立与推进,推动电视传播新形态下的节目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微.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3(20)

[2]宋兴鹏.如何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J].赤子,2014(12)

上一篇:对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