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时间:2022-10-08 01:18:29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摘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新课标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给学生阅读的自,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为学生架起解读文本的梯子,鼓励其大胆探究创新。

关键词:自主阅读;质疑求异;大胆创新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新课标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尤其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自行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一、还自主解读文本的权利,跳出单一思维模式的束缚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创设和谐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阅读文本中的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当然也不能局限于《教学参考书》的答案,要让学生自己拥有解读文本的权利。

如教学《蜡烛》,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说说本文最触动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指向是多角度的,可以谈对德国纳粹制造战争、炮火轰击致使战士死在沙场的愤慨,也可以谈苏联红军为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而牺牲的奉献精神,当然,年老体弱的老妇人的感人形象更是谈论的焦点:她在炮火连天的危险环境中,吃力掩埋战士,并献上最珍贵的结婚喜烛所表现出的跨越国际的母亲般的爱。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必须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拆除思想牢笼,还给学生阅读的自,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体验的权利”。

二、还大胆质疑求异的权利,淬炼发散思维的翅膀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寻求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的思考与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支持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寻找“新答案”的尝试。

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去探索,去体会,去领略阅读的乐趣。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流。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结果是“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有趣的,“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我说:“为什么?”其中一个男生马上举手说:“因为百草园春天、夏天景物优美,让人心情愉快。即使是冬天的百草园,也可以在大雪天扫开一块空地撒上一些秕谷支起筛子来捕饥饿觅食的鸟。然而,三味书屋的生活就是整天读四书五经、习字、对课,让人头昏脑涨,多枯燥、多没趣啊。”接着,我说:“是的,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有趣的,但三味书屋的生活真的就是枯燥无味吗?大家再好好地思考思考。”过了两分钟,一位脑子灵活但平时不是很认真学习的学生举手说:“不一定。如趁先生不备时与同学爬上树去折腊梅花、寻蝉蜕。而先生大声吆喝回学生后,并没有吹胡子骂人,先生的严厉只是在学习上的严厉,其他事情上还有点温情的,这让作者还感到一丁点的乐趣。还有,对‘扁和鹿’的行礼,先生读书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入神和带着颤音的念法,不也很有趣味吗?”经这学生一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学生的思维更开阔了,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走进三味书屋是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结束的标志,但不论是喜是忧,都要走进书屋接受教育。作者后来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的优秀作品,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应该是得益于三味书屋的学习。因此,我认为“三味书屋”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对幼年鲁迅身心的摧残。”这位学生对文本的主旨提出了自己的阅读体会,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寻找到了“新答案”。

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大胆探究“新知识”。这样,学生课堂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有效。

三、架一把解读文本的梯子,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我们抛出问题后,教师不仅要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还应该假设学生可能回答不出答案。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架一把解读文本的梯子。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环境空间,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以便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联想,更深入地探究。

还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在课前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先每人在自己小组说说春天是什么样的,谈谈自己的感受(提示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可以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方法)。然后由组长在班上交流,结果各组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春天是满山的映山红。”“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温暖的阳光。”然后再让他们读朱自清的《春》,比较自己和作者对春天的感受有何异同。这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阅读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造内涵的学科,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的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积极挖掘,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缙云东渡中学)

上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创新 下一篇:走进无中考的初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