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后期养护的关键措施分析

时间:2022-10-08 12:35:09

园林施工后期养护的关键措施分析

摘要 园林工程主要包括园林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三方面的内容,是一项长期且繁琐的工作,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将设计转化成实际成果,而后期养护则是对这个成果的维护。只有加强园林是公的后期养护,才能进一步促进和确保园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本文就园林施工后期养护措施展开了分析了探讨。

关键词 园林工程;后期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116-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文明格局的多元化发展日益明显,人类的文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结构与城市功能在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园林的作用,与此同时,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后期养护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紧密相关。加强后期养护工作是实现园林建设目标及效益的保证。由于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周期较长,且维护费用较大,维护工作内容繁琐,这使得园林施工的后期养护管理难度增大。笔者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了加强园林施工后期 养护的关键措施。

1 合理灌溉,确保植物生长所需水分

树木生长力不开水,而其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如果土壤中含水量不足,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时,都有可能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此时就应予以灌溉。灌溉时,应根据不同季节对灌水要求的不同,以及树种、土壤情况、栽植年限等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则合理的灌溉方法,进行灌溉。要做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正确的灌水方式可使水分均匀分布,能节约用水、保持土壤结构等,并充分发挥水效,常用的方式有人工浇水、地面灌水、地下灌水和空中灌水。常用的灌溉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等,其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灌溉时,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得太深,以免伤根;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2 加强排水防涝

为防止树木因土壤水分过量而涝死,就必须要进行排水。保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固然重要,但如果土壤含水过多,造成氧气不足,将抑制根系吸收,从而造成树木生长不良,严重缺氧时,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会导致根系死亡。不同种类、生长年龄、长势及生长条件等的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采用合适的排水方法。常用的排涝方法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和地面排水三大类。此外,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

3 加强施肥管理,合理施肥

施肥是确保树木茁壮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园林养护工作中,必须控制好肥料的施加,一般是在雨水缺少、除草松土或土壤较干燥之后完成。

施肥量受树种、土壤的肥瘠、肥料的种类以及各个物候期需肥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树种对养分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梧桐、茉莉等树种喜肥沃土壤,而沙棘、刺槐、臭椿等则耐瘠薄的土壤;开花结果多的大树应较开花结果少的小树施肥多,树势衰弱的也应多施肥。具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3.1 土壤施肥

土壤施肥方法应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应将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稍远的地方,以利于根系向纵深扩展,形成强大的根系,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吸收能力。具体施肥深度和范围与树种、树龄、砧木、土壤和肥料性质有关。如油松、胡桃、银杏等树木根系强大,分布较深,施肥宜深,范围也要大一些;悬铃木、洋槐等根系浅,施肥应较浅;由于幼树根的根系较浅,其根的分布范围较小,施肥范围一般要小而浅,且随着树龄增大,施肥深度及范围也应逐年加深和扩大,以满足树木的生长需要。

3.2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具有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可及时满足树木的急需等优点,在缺水季节或缺水地区以及不便施肥的地方可采用此方法效果较高。

4 中耕除草

中耕可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此外,中耕还可切断土壤表层细管,增加孔隙度,减少水分蒸发,并增加透水性。中耕深度依栽植植物及树龄而定,浅根系的中耕深度宜浅,深根系的则宜深。中耕宜在晴天,或雨后2-3天进行,一般小乔木一年至少一次,大乔木至少隔年一次。

夏季中耕除草宜浅,而秋后中耕宜深,且结合施肥进行可取的更好的效果。杂草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且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美观,同时还可能传播各种病虫害,因此应经常铲除园林绿地内的杂草。初春是杂草生长的生长期,应在此时就要铲除,但由于杂草种类繁多,不可能一次除尽,因此除草是一项繁重的经常性的工作。加强中耕除草是保证园林绿化美观及观赏价值的重要环节。

5 结合植物特点进行整形与修剪管理

植物的整形与修剪以园林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工序较为繁琐,不同品种的植物对整形修剪的时期及形态的要求各有不同。例如,落叶乔木形态生长较为自由,内部密枝生长较快,枯枝、病枝不容易清理,部分树木抗寒性差,对修剪期的安排要求较高。相比落叶乔木,灌木和常绿乔木的修剪相对简单,主要要求保持自然形态,清除桔死枝。

由于修剪工作的内容与植物种类密切相关,因此修剪管理必须结合植物品种开展。在具体实践中,应当根据统分结合的原则开展管理工作。对于各类植物修剪工作,应当根据植物分布状况编制相应的人员配置和周期安排表。如对枯枝、病枝,可以建立规律的修剪计划及巡查计划,只需在计划编制中考虑相应的植物生长周期即可。针对各树种的特殊情况,则应根据实际在总计划的基础上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常绿乔木对剪口要求较高,必须平滑无劈裂和及时用防腐剂涂抹伤口;常绿造型植物修剪必须符合具体设计要求等。

在具体作业中,除了对植物修剪根据统分原则管理,对植物个体还应当做具体的档案记录。对树木档案记录应具体到棵,对草坪、具体到片,对藤本植物的档案记录具体到群,通过单位的细化深化养护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对于绿篱而言,其修剪与设计关系较为密切,在修剪中往往利用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来促使目葭芽萌发,以便修剪成型。

6 病害虫的防治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要病虫害防治。应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通过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手段的结合,争取利用最少的药物,花费最少的人工达到最佳的效果。

树木病害虫常见的主要有天牛、木虱、潜叶虎、潜叶蛾、金龟子、介壳虫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时应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生长环境的清洁,同时,应加强排除渍水,修剪后还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喷药。

7 结束语

园林绿化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较强的持续性、长效性,对技术的要求。只有加强养护管理水平,才能全面促进园林绿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促进园林绿绿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苗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后期养护[J].现代园艺,2012,8:76.

[2]胡晓松.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25-126.

[3]王军.浅析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要点[J].科技风,2010,6:36.

[4]杨林森.园林施工后期养护的关键措施[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2,4:1-12.

[5]黄强.园林工程大树种植的后期养护管理[J].绿色科技,2011,9:49-51.

上一篇:再次走近“北斗” 下一篇:化工企业防雷的意义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