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导入 打造生本课堂

时间:2022-10-08 12:10:37

优化课堂导入 打造生本课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新课程改革同样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学习效果都要通过学生这一主体实现,教师的教应该围绕学生的学,教为学服务.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学习,而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直接关系着整个课堂学习的成败.在实际当中,作为一线教师,要注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优化课堂导入,发挥课堂导入的功能,打造生本课堂,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关于课堂导入的功能、方式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1 课堂导入的功能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好梯子、做好铺垫,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也可以增加学生体验,为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

2 课堂导入的方式和实践

2.1 视频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在教学的一开始,通过播放与教学有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让学生进入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从而达到富有活力主动学习.

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设计中,一开始播放学生非常熟悉的《猫和老鼠》的动画片段:猫和老鼠在追逐中,猫拿起消防水管却发现没水,正疑惑间,调皮的小老鼠趁其不备,偷偷打开开关,结果手握水管的猫在巨大水流的反作用力下被发射到了空中.视频一播放,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后边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思维接着活跃起来,效果非常好.再如:《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教学设计中,一开始播放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复古武器投石器”的视频,在引入动能的同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2 问题引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一开始,恰当合理的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的欲望,能很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力的分解》的教学设计中,一开始就设置一个情景:一人开车在荒无人烟的野外陷入泥泞地抛锚,车内有绳子,路边有树.提出问题:没有其他人帮忙的情况下,一个人如何才能将车拉出?学生非常困惑,并积极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极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3 温故知新,运用预习学案引入

新知识的学是基于原有的基础,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学习新知识所需的旧知识是否能够准备好对新知识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研究教材内容与学生知识储备的结合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时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识、思维障碍,利用预习学案,设置“温故知新”的内容,回顾基础的同时为学生新的知识构建打好基础.这样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好梯子,让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打造真正身心愉悦的课堂学习.

例如:在山东省优质课课题《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教学中,课堂上学生在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需要设置一个中间状态,使两个状态之间满足气体实验三定律的内容,从而推导出最终两个状态之间的关系.一开始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气体实验三定律的关系式不能达到自如运用的熟练程度,不管从思维上还是在运用上都有一定的阻碍.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中间状态进行推导时更是遇到了障碍.后来,结合学习中的需要,我在预习案中设置了温故知新内容,涉及了气体实验三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图象等与新课学习相关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做好了预备,结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多的同学更加顺利的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再如:在《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预习案中设置这样的问题: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实验中,木板与小车间有摩擦力,是如何消除摩擦力影响的?在学生回顾平衡摩擦力的方法的同时也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方案设计做好了铺垫.

2.4 实验引入,增加体验,为新的知识构建做好准备,为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

“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过难的问题又会让学生感到畏惧.只有在“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思考、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从“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在课堂引入的环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实验,增加学生体验,为新知识构建做好准备,也利于学生突破难点.

例如:在省优质课展评课题《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方案设计环节中更好的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在一开始的“探究什么功对应动能的变化”的环节中,课堂导入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小实验:(1)手推水平轨道上的小车获得动能.(2)物块由静止释放获得动能.(3)弹弓弹物块.在引导学生思考动能的变化对应什么力的功的同时更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为后边设计“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不同方案设计做好预设准备,这样就为学生设计方案搭好了“台阶和梯子”,使方案设计这一环节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成了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桃子,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再如:《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橡皮筋实验设计中,倍增法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易自行突破.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的导入环节中演示隐含倍增法原理的弹弓实验:巧妙设计不同根橡皮条的弹弓,用一组橡皮条弹射物块、用相同的两组、三组橡皮条弹射物块,这样在演示实验的同时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更大程度的发挥课堂导入的功能.

总之,为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课堂导入环节相应功能,为学生知识结构的自我构建、为学生能力的自我提升做好铺垫、搭好平台,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提升.

上一篇:巧用线圈角色 速解自感问题 下一篇:如何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