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08 12:04:17

论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收稿日期:2008-04-15

作者简介:范建文(1978―),男,汉族,河南虞城人,硕士,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主要从事两宋学术文化史坊乡的 研究。

摘 要:当前,中国高校已形成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惠及了众多的贫困生。但是由于体系自身及社会现实的某些原因,严重影响了对贫困生的实际资助效果。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影响贫困生自助效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中国大学生的贫困问题更加实现,备受社会广泛关注。集国家、社会、高校之力形成的以最大限度资助高校贫困生为目的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减”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圆了许多贫困学子的求学、成才梦的同时,也因体系自身及社会现实等层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对贫困生资助的实际效果。

一、贫困生人数激增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2 000多万高校在校生中,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即特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8%-15%,而且人数在逐年激增。另外,城市生源贫困生也在增加。这部分学生的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家庭收入陡然下降,生活困难,而学校目前尚没意识到这些贫困生成员的存在,对他们关注不够。显然,以物质补给(主要是金钱)为主要资助内容的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不可能解决所有在校大学生的贫困问题,能资助的只是其中有限的一部分。进一步而言,现在高校贫困生人数的逐年递增与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资助效果已出现明显失衡。

二、目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健全、科学,值得商榷

虽然早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减”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2007年下半年起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力度也明显加强,但体系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确实明显存在一些较严重问题。可以说,主要因为这些问题,才致使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效果不能如期显现。

(一)贫困生认定缺乏科学性。我国对贫困生认定的通行标准是:凡是学生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平均生活线的都是贫困生。但这在高校具体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以至高校在认定贫困生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一是简单了事,把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作为认定贫困生的唯一依据,只要开具了证明,就是贫困生,而不会考虑学生在校的实际生活状况及日常消费;一是程序极其繁琐,如贫困生申请资助,需要贫困证明、学生个人申请、核实贫困生身份、确定贫困生等级、建立贫困生档案、报批补助指标及金额、公示资助结果等诸多环节,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手续更加繁琐。结果是大多数的贫困生往往被这么多的程序弄得心焦,同时把涉及许多个人隐私的内容广而告之,极易引起贫困生心理上的抵触和现实行为上的对抗;另一严重的是“从一而终”,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在校期间就不会轻易被脱贫,学校一般不会根据学生现实状况的变化随时更新贫困生档案,这一情况在绝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上述做法都是值得商榷的。贫困生身份的科学核定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关键。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毋庸置疑地会使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给贫困生资助工作本身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更不必说资助效果了。

(二)高校贫困生的“贫”的内容界定尚不科学,资助内容单一。现行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关注的主要是贫困生的经济贫困,突出对部分贫困生经济生活方面的扶持,而对该类学生的心理状况、品德修养等方面及在心理健康、个人能力等方面“贫困”的其他学生的关注过少,甚至完全忽略。事实证明,高校学生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紧张、忧郁、烦躁、孤僻等,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高校贫困生尤其是特困生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同时在道德品行上也大都有较严重问题。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资助过程中却过多关注了贫困生的经济贫困,对上述现象尚没引起普遍的重视,而后者并不会因为前者受到相应的资助或者是贫困程度的缓解,也自然相应改观的。更何况,在心理方面或者道德方面有明显问题的贫困生对自身、他人及社会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经济贫困对上述因素的影响。不断被披露的高校贫困学生自杀、犯罪等事件,道德滑坡、冷漠乏爱、及时行乐、责任意识淡薄等现象就已充分佐证了这一点。所以,突破传统思维,科学界定贫困生“贫”的内涵,拓宽资助领域,完善资助内容,把对贫困生经济扶贫与加强心理疏导、品行道德教育及个人能力的培养等资助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解决在校期间的温饱问题,更要兼顾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理性发展。

(三)贫困生资助的形式更需拓宽与完善。诚如上述所论,高校贫困生的“贫”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还同样表现在心理、道德品质、个人能力等方面。实际上,当前国家、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主要体现在对贫困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资助,最主要是经济扶贫,而对贫困生其他方面的资助却做之甚少。目前许多高校的设立勤工俭学,或称“以工代赈”等勤工助学形式,应是资助贫困生的一理想之途,但在各高校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基金短缺、范围窄、岗位少、稳定性差、能力型岗位极少,体力型岗位多等缺点,缺乏科学的保障机制和健全的操作体系,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勤工助学活动。另外,相对于庞大的高校贫困生人群,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途径获得资助的毕竟是其中一部分,其他较多的人只能望梅止渴,不仅不能得到经济资助,也不能得到能力培训、锻炼,心理辅导、疏导的机会。如此一来,非常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四)某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机制、程序等应更简化、健全,更具操作性、科学性。现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核心内容体现的是对家境困难学生的及时、合理的帮助,在操作层面上理应简便、快捷,稳定、高效,科学、公平,以最大的方便服务于广大贫困生。但事实上,有的资助形式程序极其繁琐,前已有所述,这会影响对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保证对贫困生资助的质量和效率。

三、高校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尚需更加完善

许多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管理的重视不够,没能将其视为学校发展的一项事业统筹对待,协调处理。目前,虽然国内的高校大都设立了像资助管理中心之类的专门机构处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也有专门的校级领导主管此事,但通常的做法是资助管理中心按照既有的规程独立对高校的贫困生资助,重点是实物方面的直补,而只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请示,领导一般不会太多过问。这样做表面上似乎合情合理,但其实是把资助管理中心两项主要职能――资助、管理割裂开来,重资助,轻管理,重形式,忽略根本。国家之所以在高校设立资助管理中心的目的应该是在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把此等专项事务作为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事情来对待,适时资助,强化管理和教育,培养贫困学生自尊自强,明礼谦让,感恩负责的良好风貌,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的做法却偏离了这一指导思想。

国家、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监管机制不力。有些高校困难补助或者勤工助学工资不能按期发放,经常拖欠,甚至国家拨发的贫困生助学金有时候都不能足额发放,有些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工资太低,劳动量到不小,起不到俭学的目的,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缺乏监管机制所致。另外,高校也普遍缺乏对资助活动及其结果的较系统绩效评价。

要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笔者认为重点要从以下做起。

首先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高度审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在人才培养、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从切实服务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和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协调安排,使资助工作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次要更新资助理念,不仅要直接进行物质资助,更要注重能力方面的扶持,心理健康方向的合理疏导,品格的历练,在资助过程中,把经济资助、能力锻炼与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关注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变救济性资助为开发型、扶持性资助,着眼于全面推动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全面发展而不是救一时之急。

其三,大力改革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不仅健全资助保障、扶持体系,拓宽资助途径,完善资助内容,创设丰富的资助平台,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更要切实发挥勤工俭学资助形式的积极意义,尽快拓宽勤工俭学的领域、内容和层面,努力使勤工俭学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形式(国家助学贷款除外)。

参考文献:

[1]王南征等.论高校贫困生的成才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84-85.

[2]杜舒娟等.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7,(11)89-90.

[3]薛深.高校贫困生问题加剧现象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41-44.

[4]叶华松.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1)186-188.

上一篇:鲁西南地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状与策... 下一篇:流行文化――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