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理论+付诸行动=优质的教育

时间:2022-10-07 11:25:37

提升理论+付诸行动=优质的教育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积极上进,对学生认真负责,平时非常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读过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每读一本都感觉受益良多,我把书中的理论积极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读书明智,开卷有益

利用业余时间读业务书籍已成为我的习惯。前不久,我读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这篇文章,湖北省武汉市中华路小学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民主、愉悦的环境下成长,让学生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把人的发展融入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中,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并不是简单的事,不只需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有爱心和耐心,要给学生多一些关爱,从细节上感染学生。我也要当一个既能教学生知识,又能成为学生朋友的好老师,成为宽容的、会控制情绪的、懂得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的老师。这个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读书明智的深意。

二、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每当我看过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或一个典型案例,都会在心中细细品味,羡慕那些快乐的同行,然后学着他们的样子完善我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将学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我的教育实践中去。我试着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和颜悦色地和学生说话,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耐心听他们说出原因,细心加以引导。有时我给学生讲故事,有时和他们一起游戏,学生和我的距离近了,他们不再拒我于千里之外,有的学生开始和我谈心,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使我对他们更加了解,我看到了学生的另一面:原来他们都很有上进心,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愿意为班级做一些事情……这些使我眼前一亮。正当我思考着给学生分配一些事情做时,学校发了班级“责任田”,分工很细致,我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分配了各自的“责任田”,有负责班级物品摆放的、有负责监督同学遵守纪律的,有负责提醒学生到室外要穿外套的……同学们的积极性高了,集体荣誉感强了,学生的笑容也多了。

三、关注入微,用心教育

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要时时关注、事事关注。当学生情绪不好时,我会走到他们身边进行询问;当他们有心事的时候,我会关注他们,并与他们谈心,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当他们有学习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时,我会耐心为他们讲解;当他们身体不适时,我会及时与校医或家长联系……关注多了,学生和我更亲近了,下课的时候他们会和我说一些新鲜事,会拿着书跑到我身边问一些问题。我发现,多和学生交流几句,多几句鼓励他们的话,他们真的会更自信,更爱学习。小A同学是一个比较自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家中孩子多,她总是觉得不被父母重视,以为父母对弟弟和妹妹更好;在学校学习不好,同学们也不喜欢她,使她在班级总是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我察觉到她一天天的变化,思考着教育转化的途径。一次课间,我找到了她,对她说准备把检查同学佩戴红领巾的任务交给她,她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说:“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可以检查吗?你相信我吗?”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我都给了她肯定的回答,并告诉她:“要相信自己,同时要多看看身边人对自己的好,不要总认为大家不喜欢你,其实你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孩子。”同时,我送给她一本书《感恩生活》,她激动地离开了办公室,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她真的改变了,每天早晨她都认真检查,逐渐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她也渐渐有了自信,在学习上更努力了,课堂上发言更积极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四、转变观念,善于表扬

表扬是每位教师的法宝,一句简单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其实很重要。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愿意直接去说某个学生的缺点,说得越严厉,似乎对孩子越负责,越会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目的。然而,这常常损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变得更加胆怯,不愿意主动提问,甚至敌视教师,讨厌学习。所以,我们不应吝惜自己的语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要为了表扬而表扬,最重要的是善于表达一种肯定,这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教育观念问题,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用心去感受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我们班的小B同学学习成绩不好,桌面总是很乱,上课的时候总是找不到需要的书本。面对这种情况,我更加关注他,在他的身上找到了闪光之处:他的集体意识很强。间操时我对同学们说:“谁上操认真、队列走得好,就给谁的小组加一分。”这时,我看到他和其他同学一起整齐地跑着,走路的时候神采奕奕,我及时表扬了他,让他更有自信。他还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班级哪里脏了,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打扫,不管是不是他值日他都会这样做,我总会在第一时间表扬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渐渐地,他有了变化,上课时他爱举手发言了,桌面也不那么乱了,下课也会主动和同组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变得爱学习了。

作为教师,不仅应多读书,更应见其义;不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更要将教育理论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去,融入到教育的每个细节、每个环节。如果教师能运用好书中的理论知识,并成功运用于实践,一定会发现自己和学生都是快乐的。

上一篇: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 下一篇:浅析实验室网络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