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信仰

时间:2022-10-07 11:14:52

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信仰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高校图书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也因此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他们既是管理图书资源的主体,也是传播文化信息的主体,这一特殊身份要求他们既要处理好人(馆员)――物(资源、技术、信息)关系,也要处理好人(馆员)――人(老师、学生、同事)关系,在这双重关系中,其幸福与不幸福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其中,职业幸福主要表现为:遨游书海,收获心灵的宁静;用心服务,赢得读者的尊重;和谐相处,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职业不幸福则主要表现为:职业倦怠、自我满意度低,等等。

职业信仰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员的幸福感解析

影响高校图书馆员幸福感的因素很多,诸如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工作性质、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等共性的因素,也有诸如性格、兴趣、生活经历、人生观、价值观等个体性因素。单从职业信仰角度分析,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图书馆员有一定的职业信仰,但却缺乏科学的职业信仰体系。

高校图书馆员大多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和扎实的职业素养,然而,他们对其职业道德的认知却常常表现为片面性和不完整性,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职业信仰伦理,在实践层面上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不能时时、事事做出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当然也很难始终如一地坚持遵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采取行动。在具体工作领域表现为情绪的波动和易变,不能一如既往地以周到、乐观的精神面貌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时而兴致勃勃、幽默豁达,时而孤独郁闷、悲观沮丧,其结果是难以得到读者广泛的、长期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幸福感极不稳定。

其次,高校图书馆员有职业信仰的认知,但缺乏对职业信仰的元认知。

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无论是从专业理论中获取还是从工作实践中累积,都能够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岗位职责、职业道德、职业信仰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既不全面,通常也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分析、研究其内在的理由和根据,换句话说,只是了解我们在做什么,却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对职业信仰元认知的缺位和不到位导致的结果是在服务中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持续的行动内驱力,因而服务的效能势必会减弱,由付出而得到的回报――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就大打折扣。

再次,高校图书馆员有职业信仰的自发,但却缺乏职业信仰的自觉。

信仰既是一种引导力量也是一种意志力量,它能够帮助人们做出适当的道德判断,指引人们去做或不做什么,也能够督促人们将所选择的行为进行到底。如前文论及,高校图书馆员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认知,但没有形成明确而完整的职业信仰体系,因而其引导力量和意志力量也就显得非常薄弱。馆员们虽然能够精神饱满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基本或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这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工作本身的职责和压力,而不是自己的意志自由。可见,这些态度和行为大多出于自发而非自觉,出于被动而非主动,所以,工作中的自由度和幸福感也势必会因此而降低。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信仰的德性要求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信仰应具有这样的特质:坚持以人为本,把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动因,把践行职业责任、维护职业形象作为职业作风,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作为职业品德,把学生的道德养成和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作为职业伦理价值目标。

第一,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理所当然地也成了图书馆员的中心任务,图书馆员的所有咨询服务、信息传递、文化传播、文明传承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展开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提升、知识增长、能力增强是馆员工作的中心任务,图书馆员应该坚持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本,把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动因,这是高校图书馆员最核心、最本质的职业信念。

第二,对资源的管理和对人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员日常工作的两项基本内容,对资源的管理要求馆员既要爱护各类图书,做好图书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又要掌握专业技能,通过信息处理和实践操作做好图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人的服务要求馆员热爱工作,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乐观的情绪状态为读者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帮助读者满足求知的愿望。资源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对资源的管理应隶属于对人的服务,这样才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高校图书馆员应把践行管理和服务的职业责任、维护高尚和无私的职业形象作为基本的职业诉求,这是高校图书馆员最起码的职业作风。

第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向来被视作传统美德,也是党和政府一贯强调的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之一。在图书馆工作中,我们也应立足于本职工作,辛勤耕耘,乐于奉献,发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心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积极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做出应有贡献的同时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这既是馆员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更是高校图书馆员应有的职业品德。

第四,高校图书馆事业包含着道德教育的职能,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馆员应自觉肩负起学生德育的职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同时,馆员还要以身作则,加强自我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马克思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既然选择了高校老师这一职业,就应当肩负起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及提升馆员自身修养、自我完善的道德义务。教学相长、师生互进,共同提高应是高校图书馆员孜孜追求的道德目标。

高校图书馆员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一切为学生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怀,符合向善的价值旨归;认真履行职业责任,维护职业形象的职业作风体现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合乎社会主义劳动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顺应潮流、合乎规律,体现了时代精神,发扬了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品德既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维护了学生求知欲,更是馆员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发展的前提;加强德育,专注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和馆员道德修养提高的双重伦理目标是馆员职业的内在要求,故应当是自觉地、而不是自发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是纯正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这样的职业信仰具有向善性、科学性、实用性、纯正性的特点,符合德性要求,是一种德性的信仰。

上一篇:独舞中如何捕捉人物形象 下一篇:企业专利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