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探讨

时间:2022-10-07 10:22:29

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探讨

摘要: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出了42例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经X线静脉造影证实,诊断符合率100%。对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及急慢性的超声图像特点,结合临床及有关文献深入探讨,以简便、快捷、实时、安全、准确的无创方法,诊断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66-01

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42例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共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病程2天~3年不等,其中急性28例,慢性14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静脉造影证实。仪器:日本产东芝X4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4.0MHz凸阵变频探头及12MHz线阵高频探头。受检者取仰卧位下肢外展稍外旋。先用变频探头扫查位置较深的髂部血管,先寻髂外动脉以便观察髂外静脉的栓塞情况。后用高频探头扫查股静脉、大隐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观察记录血管内径,管壁情况,血管内异常回声的位置、范围及血流情况,必要时辅以Valsalvs实验。

2结果

急性28例中左侧21例,右侧7例。慢性14例中左侧10例,右侧4例。血栓部位均在髂内外静脉分叉部的下方及腹股沟部的上方。于股静脉形成的复合血栓均在股静脉上段大隐静脉汇合处下方,其大小4.2×1.0cm及1.2×0.5cm不等。急性期28例的二维图像,血栓均呈均质低回声图像。12例无血流显示,10例血管绕行,6例充盈缺损,管壁尚未见明显变化。慢性14例中二维图像见血栓呈絮状中强回声。血栓血流4例,血流绕行5例,充盈缺损5例。管壁有不同程度增厚,回声增强。血栓阻塞部位以下的静脉管径有不同程度增宽,本组病例均显

示在股静脉。患侧静脉内径11~12mm,于健侧对比7~10mm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髂股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疾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血栓形成于髂股静脉称“中央型”。继发性血栓形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上侵累及髂股静脉称“继发性”。髂股静脉是整个下肢静脉回流的主要通道,一旦血栓形成即引起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明显曲张的临床症状。以往诊断主要依靠X线静脉造影,该法有创伤性,并发症有一定的危险性及禁忌症。本文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数字化电脑彩超系统诊断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符合率为100%。本检查无创伤,无禁忌症可重复检查,是观察治疗效果最有用的方法。图像也能显示出疾病变化,血栓大小及分布、形态及其血流的变化。

本文着重筛选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不仅是在鉴别诊断上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治疗方法上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预后。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延误时机,待血栓机化或者逆行扩散,演变为混合性病变,任何治疗方法都难以奏效。

诊断血栓时探头频率及形状至关重要。因髂部血管位置较深,盆腔内又呈凹形。采用小型凸阵变频探头中心频率4.5MHz,彩色频率4MHz,取样角度在60°以内效果最佳。在探测股静脉时因位置较深选用7.5~12MHz高频探头,彩色频率增至6.0MHz,效果满意。本组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再结合其具有无创伤性、安全性和无禁忌症及随时反复检查等优点,为完全代替有创伤、禁忌症、并发症及有一定危险性的“金标准”—X线静脉造影创造了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952

[2]周立明,陈文卫等.下肢静脉血栓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7):29

[3]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四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7,813

上一篇:药物微丸制备工艺的探索 下一篇:由药品检验的不合格案例分析维护药品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