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06 09:45:22

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风险以及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

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食管癌术后患者38例,术前及术后24h应用Braden压疮预测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及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结果:术后24h压疮危险程度呈高度危险,高危因素中皮肤感觉、活动力和移动力是影响最大的因子(P

结论:食管癌术后24h是患者发生压疮的高发时段,皮肤感觉、活动力和移动力是引发压疮的最高危因素。

关键词:食管癌患者术后压疮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48-02

食管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大陆发病率为16.7/10万,居全国各类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为13.4/10万,居第4位[1],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手段。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均为中晚期,患者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手术后又长期卧床,因此很容易发生压疮[2]。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Braden压疮预测量表在食管癌术前、术后24h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且针对量表中6个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实施压疮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3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入选标准:肢体活动良好,术前和手术结束时皮肤均无压疮存在,手术为本次住院期间所进行的第一次手术,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术后无入住ICU,调查对象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影响皮肤观察的皮肤疾病。入选患者中男28例,占73.68%,女10例,占26.32%,年龄58岁-72岁(64.31岁±10.76岁)。

1.2研究工具:(见表1)本研究应用Braden压疮预测量表[3],该量表由感觉知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以及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被认为是压疮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组成,除“摩擦力和剪切力”一项外,各项得分均为1分-4分。量表总分23分,最低6分,分值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8分以上提示没有危险,15分-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分-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分-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1.3调查方法:对在研究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由胸外科的护理师及笔者完成,为确保评估的准确性,研究者实施评估前接受Braden压疮预测量表使用的专业培训。

1.4统计学处理。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统计分析。

2结果

2.1术前及术后24h。Braden得分情况中,患者术前Braden得分提示无压疮危险,但是术后24h时间段Braden得分提示有高度的压疮危险(见表2)。

2.2术后24h压疮6个危险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结果回归系数可以看出感觉、活动力和移动是影响最大的因子。详见表3。

3讨论

3.1Braden量表的信效度。Braden量表可以有效预测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Braden压疮预测量表由美国的Braden和Bergstrom两位博士于1987年制定,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已被译成日语、汉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研究表明,Braden量表的评估者问信度在注册护士、执照护士和助理护士中分别为0.99、0.85、0.87[4],认为其是信度和效度较好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isk assessmentscale,RAS)。

3.2感觉变化是引发患者术后压疮的高危因素。研究者认为,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难度较大,采用全麻方式,术中时间>3h,术中、后疼痛较明显,常规留置术后镇痛泵,术后感觉知觉的变化可能与术中的用量、术后镇痛泵的使用以及气管插管有关。这一危险因索最能反映患者的主观情况。因此临床护士术后24h内评估患者压疮风险时应注意患者感觉知觉恢复情况。加强患者活动的意识,至少2h应协助患者翻身1次,只有患者的感觉知觉恢复后才可逐步减少协助翻身的次数。

3.3活动力及移动力是造成术后压疮主要危险因素。Lindgren研究表明,当患者卧床不能自主移动。将会增加发生压疮的可能[5]。研究者认为,食管癌患者术后引流管道繁多、自主翻身不方便,同时因为手术创伤较大,患者疼痛明显,不愿意自主翻身,改变和控制的严重受限,均增加了发生压疮的危险,因此术后24h内评估患者压疮风险时应着重评估患者活动力及移动力的情况,术后均需严格落实翻身,指导患者掌握早期床上翻身及活动的方法。

3.4潮湿及营养也是造成术后压疮危险因素高虹等认为食管癌患者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均为中晚期,患者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很容易发生压疮[2],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潮湿造成术后压疮危险因素,笔者认为主要因为患者术后翻身受到限制,背部及骶尾部长时间紧贴床单,不透气所致,同时因为患者术后精神紧张,代谢增加,导致出汗增多,加剧了皮肤的潮湿。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显得更糟糕,因为老年人皮肤天然屏障的作用衰退,潮湿这些都会增加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因此,术后24h内评估病人的压疮风险时应着重观察皮肤潮湿情况。

4小结

本研究应用Braden压疮预测量表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风险的评估显示,术后24h是压疮的高发时段,临床护士应立足于整体预防、重点关注高危因素,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压疮预防工作,避免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赫捷,邵康.中国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诊疗现状及未来对策[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7):501-504

[2]高虹,杨澜.食管癌手术患者皮肤护理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5):3-4

[3]王久峰,王欣然,岳鹏.外科患者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护理研究[J].2009,23(7):590-592

[4]Bergstrom N,Braden BJ.Boynton P,et a1.Using a research-based assessment scale in clinical practice[J].NursingClin North Am,1995,30(3):539-551

[5]Halfens RJ,Van Achterberg T,Bal RM.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raden scale and the influence of other risk factorsl A multi-centre prospeetive study[J].Int J Nura Stud,2000,37(4):313-319

上一篇:570例小儿肺炎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下一篇: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