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小语言

时间:2022-09-06 08:13:29

大人物,小语言

又到了市级比赛的时候了,区里一位年轻教师拿着市里指定的参赛课《唯一的听众》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知道,作为区里选送的唯一参赛教师的他有压力,也很想取得优异的赛课成绩。可是,只有一天的备课时间,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我很快地帮他备好课,然后试讲并且修改完善。说心里话,这样帮他很容易,但怎样启发他借助这次备课提高他的能力呢?为了帮助一个年轻教师真正成长,我继续选择了聊课,请他先冷静地阐述自己对课文的

思考。

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环境、对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因此,学习课文时,我计划找到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来揣摩人物的优秀品质,即景美与人美并行!

他的语言简洁而且有思路,能根据单元导语去考虑单元目标,并且有自己的思考,很值得学习。但是,他在钻研教材时唯一欠缺的就是对文本没有独特的思考,没有考虑本文在承载单元目标的同时还有其独有的特点,必须引导他去发现!“再读读这篇课文,你觉得除了单元的总体目标,这篇课文还有什么特点呢?能谈谈对文中的‘老教授’的看法吗?”我慢慢地开始了和他的对话。

一位了不起的教授!明明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却把自己说成是个聋子,正因为她的“装聋”才使得一个“拉琴像锯床腿”的“音乐”逐渐成长为一个敢于登台在众人面前出色表演的人!

“了不起的看法!”我这样称赞道,“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握到文章的主旨。但是,每个人的美好品质都不一样。《穷人》中渔夫夫妇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去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告诉每一个人,只要愿意,你就能为别人提供帮助,哪怕是一个微笑,只要乐于赠予,你就不穷。《唯一的听众》讲述的是一个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教授甘愿放低自己,把自己当成‘聋子’去帮助一个普通年轻人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实际在启发我们,当我们身处高位时,怎样帮助别人才更有效,才能不伤害对方,才能保护并呵护对方的成长。文本的独有价值点在于老教授的‘装聋’。你抓住了‘聋’就把握住了文章的独特之处,这是备课的首要任务。”我很欣赏他抓的点很准。“那关于老教授,课文中描写的最多的是什么?”“语言。”他脱口而出。“你再读读老教授的语言,看看有什么感受。”我引导他开始慢慢地去寻找,去品味……

文中有四处写老教授的语言:“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四处语言描写都很平实。

这看起来平实的语言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品味的地方,但是细细品味,却能发现老人的良苦用心。当“我”像锯床腿一样的琴声连亲人都无法接纳时,“我”只好跑到小树林里去拉琴,但即便在树林之中也依然沮丧万分。就在此时,老人的话语出现在耳边:“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细细一品,最触动人心的词是“打扰”。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有着极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在前后的对比中,才能感受到“打扰”一词的魅力。明明是小伙子像锯床腿一样的琴声“打扰”了老教授的生活,但是老教授却把“打扰”用到了自己身上,一个“打扰”就为老教授的出场定下了基调――放低自己,才能成就他人!我和他就这样慢慢地聊着,细细地品着,他一次次地感受着语言的魅力,终于他也有了独特的发现: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我们平时说话,一般情况下是要先称呼对方,再发表观点,而此时,老人先说“打扰”后说“小伙子”,这看似语序的变化其实也有老人的良苦用心,她要强调“打扰”,所以先说。

“联系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习惯来思考就是独特的语文学习方法,而这种学习方法也恰恰是学生们容易忽略的地方,这不正是本课教学的着眼点吗?”我抓住他的这种独特感受马上去引导,帮助他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他似乎马上找到了灵感:

把语言放在语言环境中去感受,才能品出语言的魅力。所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需要多种方法:第一点,充分了解作者的“尴尬”处境才能感受“打扰”对于“我”的独特意义。所以,品语言要联系上文,了解语言环境。第二点,要联系生活习惯对比,才能感受语序变化中的良苦用心。所以,品语言要联系生活习惯。

他兴奋着,我快乐着!他其实已经知道了备课的重点。教学不是照着参考书上讲的去教,而是要用自己独特的慧眼去挖掘,挖掘属于本课的亮点。教师自己的困惑点,学习提升点,都是可以和学生分享的学习点。这样的学习目标是在自己真正思考之后去确定的,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还有第三点吗?联系后文去想一想。”我继续追问。

她的身份!对!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这样一位“大人物”在说话时却如此谦和,朴实的“打扰”中有着最博大的胸怀。第三点,要联系全文感受,了解人物的身份,才能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魅力。

他的话语一下子被激活,从一开始的茫然与渴求的眼神到此时兴奋与快乐的话语,他感受到了品读教材、钻研教材的魅力!我相信,不用再多说,他也知道该怎样确定教学目

标了。

程老师,我今天终于明白了您一直说的“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钻研教材,找到文本独有的核心价值点”的意义。同样是人物的美好品质,但要考虑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其实,这里似乎还隐含着我们常说的“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的具体做法,没有这样平实而又准确的语言,怎能激发一个“音乐”的动力?其实,何止是这一处语言,像后面的“每天早晨”“谢谢你”这些很普通的语言里都有着无穷的魅力。“每天早晨”是一种约定,就是一种坚持;“谢谢你”是一份感激,也是一份鼓励……我知道了,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品语言”,在读中去品味,在品味中去朗读,朗读与品味浑然一体,才能感受到老教授的独特魅力!

这是个极有悟性的年轻人。我相信,这节课之后的很长时间,他都会沉浸于这次备课的启迪中。为了能更好地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加以落实,我给了他一个建议:“教学有舍才有得,要有训练更要有检测。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要力求简约,要突出重点,把‘小语言’品好就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就能另辟蹊径找到感知‘大人物’的突破点。”我还建议他,如有可能,可以加入一个写话片段来凸显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不仅会品语言,更会写语言,用语言,用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他欣然接受,并且快乐地开始了备课历程。我虽然没有亲临现场去听他的课,但是,我相信,这节课对他来说一定有意义。赛后,我收到了他的短信,摘录如下:

……按照我们昨天的剖析,我抓住“大人物”的“小语言”,在处理教材上获得先机,受到与会教师的好评。再次感谢您的帮助。赛后,我细细回顾,感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打扰”一词处理不太到位,因为没有这样的开场白,后面一切语言描写都是“零”。我在处理时说教的意味还比较浓,教学方式上还有待改进……

可爱的年轻人,可敬的年轻教师!我相信,只要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他一定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下一篇:聊课――享受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