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公正的鉴定

时间:2022-10-07 08:31:33

为了公正的鉴定

2月18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由广州医学会组织的的首例医疗事故鉴定在广州进行。

过去,中国处理医患纠纷的行政法规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自1987年6月29日颁行,至今已历10余年。它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管理的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全权负责本地区的医疗事故鉴定工作。在这种制度下,卫生行政管理机关既行使行政裁决的权力,又负责技术鉴定,因此被普遍认为会影响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

从2002年9月起,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行。该条例宣布将在医患双方之外引入“第三方”――由独立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之外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处理医患纠纷,最为敏感的问题是由谁来当判定是非的专家。新条例规定,由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专家库中的专家参加鉴定。医学会将把专家的名单和业务专长等资料输入电脑,统一编上号码,专家隐去姓名。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专家编号,最后一个专家由医学会随机抽取。专家鉴定组组成人数应为三人以上单数。随机抽取结束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编号由医学会向双方当事人当场公布,并记录在案。

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专家库的成员中有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或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或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可要求医学会将这位专家从名单中撤出。

广州医学会组织的首次鉴定就按这样的规则进行。为了让不懂电脑的人也能操作,广东省医学会及广州市医学会决定在全国率先采用柜式触摸屏计算机。整套系统采用了红外智能技术,并一改其他省市采用一台机器来抽取专家的办法,采用触摸终端与服务器分开的方式。就是说,医患双方虽然可以从触摸屏上看到相关专家的资料以及编号,但在正式抽取专家编号时,计算机已将编号全部打乱,只有在服务器上才可看到哪位专家与哪个编号对应,这样可以避免医患双方提早知道鉴定专家是谁而走后门的情况出现。

当天上午10时30分,医疗纠纷当事双方――某医院医务科负责人和患者家属分别来到广州医学会。10时45分,双方派出代表来到存有700多名专家资料的红外智能触摸电脑屏前,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开始随机抽取。此次医疗纠纷涉及神经外科和眼科,医学会方面决定由医方、患方、医学会三方共同选出七名专家进行鉴定,其中医方、患方分别选出三名,医学会选出一名。

由于不熟悉电脑操作,加之“按了就不能重来”,病人家属一度非常紧张,多次出现伸出手指正欲按时又突然收回的情况。至上午11时,医方、患方代表终于分别从专家库内抽出两名眼科专家(其中一人作为替补专家)。最后,由医学会负责人从专家库中抽出一名神经外科专家。随后,医学会及医患双方封存原始记录。

就这样,首次由医患双方及医学会抽取的七位医疗鉴定专家正式产生,他们将自行选出专家组组长,在45天内对纠纷作出裁决。

期间,按照相关回避规定,医患双方在陈述了各自成立的理由后,成功阻止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和总医院的专家参与此次鉴定。

据介绍,这起医患纠纷起因是患者认定医院在治疗过程出现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手术后视力低下。术前患者因视力模糊到广东某医院检查治疗,结果被诊断脑内有肿瘤影响视力,并做了手术。术后患者发现视力比术前还差,于是到广州市卫生局状告医院。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案件便移至广州医学会。最近由物价部门对医疗鉴定进行了定价,广州医学会正式受理该案。

就随机选取鉴定专家这种方式,患方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患方不但可以自由选取专家,而且可以看到医方怎么选取,很公平很透明。医方则认为,这种做法杜绝了患者不必要的臆测,体现了医患公平的原则。

广州医学会负责人也表示,过去市民总觉得参与鉴定的专家的选取过程不够透明,现在专家库内有700多名专家任由医患双方选择,并且双方又同时在场,无疑是鉴定工作的一项重大改变。

上一篇:职业道德,竞争机制,程序正义 下一篇:法治造就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