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招投标市场的热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2-10-07 08:11:29

浅析招投标市场的热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 要:招投标工作是目前市场常见的经济行为,招投标的方式为市场经济增添了活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市场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招投标方式的不明晰、存在盲目竞争的现象、公平性难以保证等,这些都给市场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文章针对当前招投标市场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规范市场招投标活动,使其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关键词:招投标;市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058-02

招投标是一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采购方式,它不仅对宏观经济起着重大的影响,而且日益深入到企业发展的内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国内的招投标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各项基本措施都还不完善,在很多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中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规范招投标工作。由于招投标活动涉及多方利益,包括招投标单位双方、监管部门、评标专家等,对这些环节的管理有利于规范招投标市场。笔者就多年的招投标实践经验,谈谈目前我国招投标市场的热点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以期未来的招投标市场沿着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1 目前招投标市场存在的热点问题

①招投标工作缺乏有效的形式。当前我国国内的招投标活动主要是采取公开投标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但这其中也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首先是这种公开投标的方式的适用范围往往是大中型企业,这种时间长、高投资的投标方式限制了小企业的发展。其次,由于招标单位的项目具有极大的变动性,使得投标单位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再次,有的企业的项目比较复杂,使得投标工作很难确保统一的形式,因而往往会出现因盲目竞争而导致的开支庞大和资源浪费问题。

②招投标市场的公平性难以保证。虽然目前国内的公开招投标活动具有公开性特点,但是总体来说,还不能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完全公平性。当前的招投标市场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因素,比如,招标单位对投标单位不能做到公平原则。另外加上政府对市场的宏观干预,使得各单位之间出现竞争失衡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更加混乱。市场缺乏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工程的质量难以切实得以保障,而且会经常由此引发合同纠纷,这些都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营。

③缺乏统一的评标方式。评标是招标单位实现招标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来看,很多招标单位在评标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他们往往看重的是经济成本,企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这种评标方式是不合理的,它不仅有违市场竞争的公正性,而且会造成市场运营的失衡,给招投标双方都带来隐患。此外,以最低价投资成本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工程质量的低劣,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招投标市场的盲目竞争。招投标过程中需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然而事实证明在招投标工作中,盲目的竞争会导致市场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工程建设往往引来众多的投标单位,这些企业之间需要通过投标方案的竞争来赢得合作机会,而这一过程中,这些单位要交付一定的投标费用,但最终中标的只有一家单位,这样就使得众多的投资成本远远超出了企业的预算节省的总成本,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无形浪费,最终会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想要改变目前的投标方式,规范市场竞争是当务之急。

2 招投标活动的规则

2.1 保证过程的透明度

为了避免招投标工作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必须采取公开的办法,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比如,招标单位要有明确的招标要求、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评价结果要及时公布,最好可以采用网络公示的方式;对于评议的过程要遵循公开化原则,以确保整个过程的透明度。

2.2 规范竞争秩序

竞争在现代市场最显著的标志,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企业通过竞争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在招投标工作中,竞争主要是表现在投标单位之间的竞争,投资者通过发放招标程序和招标要求,吸引多方投标商,招标单位在众多的投标商中寻求最优的合作者。这一过程中,招标单位要制定严格的、明确的投标要求,来寻找满足条件的合作者,避免了导致市场竞争的混乱。另外,对待投标商要以平等的眼光对待,不得有歧视的行为。只有规范好市场秩序,才能保证竞争过程的有序进行。

2.3 引进法律机制

我国很早之前就在招投标方面就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以确保招投标工作在规定的法律制度下进行。这要求招投标单位双方都要知晓相关的法律制度,让招投标工作在法律范围内进行,避免导致招投标工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把招投标工作纳入法律范围内,有利于发挥其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招投标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确立明确的评标准则

当前招投标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评标准则的不明晰,多数评标都以低价作为准则,企图以最简便、最廉价的方法来完成工程,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评标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不负责甚至是舞弊的行为,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工程质量的低劣。事实上,由于过程的复杂性,评标工作很难顺利地开展,经常会在过程中产生不可预料的分歧,造成工作的中止,给工作进程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事先的规划很重要,招标单位要在开标后就要制定明确的评标规范,按照相关的法律文件和工程的实际预算,对工程的各项情况进行正确评估,这样才能在有效的期限范围内选择最优的投标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工。

3.2 增加投标工作的实效性

招标过程中充满了竞争,面对着众多的竞争单位,如何在诸多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个竞争单位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招标工作是经验、实力和信誉等多方面因素的较量,因而要求招标单位要以最迅速的通道获得最新的市场讯息,通过搜索信息、优化设计方案、树立企业形象等方法,来增加中标的几率。虽然目前的投标方案以及评标准则中,仍然把低价作为标准之一,但工程质量仍是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投标单位要在合理的经济范围内提出质量最优的投标方案,才能赢得市场先机。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对于投标单位来说,一份好的投标方案不是靠想出来的,需要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对施工地点的交通情况、地理条件以及区位条件进行综合勘察,还要对周边的人文环境,诸如税收情况、风俗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把各要素都纳入到投标方案中,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份合理的、具体的投标方案。

其次,对于招标一方来说,要有明确的招标条件,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由于招标过程中原则不明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另外,注重对招标方案的综合评定,不能紧靠价低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具体评估,从而在众多的投标方案中选择出最合理的投标方案。

3.3 加大法律监管力度,规范招投标活动

招投标工作的双方都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是否可以有序地发展。招投标工作通常涉及多个行业,关系着多方利益,然而,在招投标活动中,常存在着监管力度的松懈,活动双方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因此影响了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因而政府加大对市场监控,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市场的正常运营非常重要。

①首先,提高招标工作的透明度。在目前的招标工作中,还广泛存在着“假招标”和暗箱操作等现象,这些行为都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和合法进行。因此,监管人员要参与进招投标工作中,对过程进行全程地跟踪和监管,按照国家标准,对于招标过程是否合法,评标过程是否规范,其中有无人为因素的干预等现象都展开专项监管,以确保招标工作在有序、透明的环境中顺利开展。

②严禁监督队伍的执法犯法。目前的招标工作中还存在着执法人员的腐败问题,极大影响了工程招标工作的正义性。因此,在招标工作中预防腐败很有必要。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反腐措施,严明执法队伍,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其次,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执法行为,对于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惩处;最后,采取高薪养廉的政策,以保证执法过程的严明。

③网络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应用。网络是保证工程招标活动公平性、公开性的有效手段,加强网络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应用成为是今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这就要求招标单位要在网上及时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的招标要求,在社会范围内公开招标信息,有利于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公开性,也有利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分享。另外,把网络应用于对招投标活动的信息采集、活动监管等领域,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活动的公平性。

④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主要依靠市场自身调节和政府干预两种手段。政府作为市场调节的“无形的手”,对保证市场经济有效运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仅靠市场自身的调控是不能有效解决的,市场经济本身就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必须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实行政府对工程的建设投资的方式,加大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参与和调控力度,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4 结 语

总体来说,由于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各项基本措施还都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招投标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我们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使招投标工作的最终走上公开、公平、公正的道路,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作为招投标工作的组织方,招标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招标要求,以保证竞争的有序性、时效性,使招投标工作真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力量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抒毅,吴安平,马淑英.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10,(11).

[2] 霍海亮.高校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筑,2010,(2).

[3] 刘志安,张晓冰.浅析招投标工作中的串标现象[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0,(3).

[4] 丁伟.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问题的研究[J].中国水运,2009,(10).

[5] 陈丽敏.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8,(9).

上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下一篇:稳固的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