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的苏州

时间:2022-10-07 07:20:17

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二大城市的苏州,多年来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和全方位开放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高速发展带来的负效应使土地资源、环境、能源、人口的承载力不堪重负,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眼前的重大问题。日前编辑部经过精心策划,派出采访报道组,深入苏州六个区县进行实地采访,耳闻目睹了苏州市上上下下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战略布局让我们对苏州经济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

苏州经济一向被誉为中国发展外资经济的代表,而2006年苏州经济发生了重要转变。记者了解到,去年民营经济投资增长幅度首次超过了外资。这既有产业政策的引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民营资本实力壮大的原因,也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吸引了大量民资进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活力和效益得到增强带来的结果。例如,苏州高新区凭借了新技术产业优势和人才聚集效益,民营科技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已超过60%,上缴税收接近50%,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科技创新成为新一轮经济最具价值的增长点。

苏州近几年虽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但土地匮乏、环境压力日益加大,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制造业结构过重,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而且关系到增加就业岗位,扩大消费需求,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因而苏州向服务型城市发展成为必由之路。

眼下,苏州正在依托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带来的机遇,力促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外包已成为新的服务贸易方式。据悉,今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苏州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因而要善于利用制造业的优势来发展服务业。

对此苏州市委、市政府已把发展服务业做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仅4月份,先有市长闫立率队赴香港进行服务业招商,签订合同33个,引资7.7亿美元;后有市委书记王荣到南京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的推介会助阵,促成10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6.7亿美元;4月25日全市又召开“服务业‘五个一批’推进大会”,确定全年服务业增速达16%以上,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近日,北大方正投资有限公司和苏钢集团共同投资1亿元,设立江苏铁流有限公司,成为苏州高新区的又一大型物流公司。而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看好苏州的区位优势和辐射能力,纷纷在服务性项目上投资,成为苏州招商引资的新亮点。

如今“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增长迅速,许多人士看到了国际服务业发生转移这一发展机遇,开始在制造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向服务业转型,全面提升金融、贸易、物流、信息、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使经济向节约型、经济型、安全型迈进。我们期待苏州以此实现新的腾飞!

上一篇:唱起那绿色的歌谣 下一篇:重绘姑苏繁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