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辰:花旦的诞生

时间:2022-10-07 07:01:17

“舞台上灯光很亮,往台下看黑压压的,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就不好找焦点,平衡感会差很多。”张思辰一边说,一边灵巧地单脚跳上红色太师椅的扶手,屈膝做出亮相的动作,摄影师按下快门。“每次演挂画这出戏,我都是这样上上下下的。”说着,她在椅子上交换跳跃,如同平衡木上的体操选手。

这是北京金秋阳光明媚的上午,在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的练功房里,大三的张思辰讲着她学戏这些年的苦和乐。对她来说,追梦戏曲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里祖孙三代的圆梦之路。

“她是哼着戏来的”

张思辰家在北京大兴区青云店镇,一家子在镇里颇有名气,因为个个爱唱戏。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年轻的时候连看戏的机会都很少,更不要说登台唱戏了,但是奶奶在自家炕头、在田间地头唱得挺开心。张思辰的爸爸、妈妈是资深票友,活跃在大兴区的业余剧团。张爸爸年轻时梦想着上戏校、进专业剧团,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张妈妈笑说:“女儿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就听戏,出生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哭着来的,她是哼着戏来的。”

在这样浓厚的戏迷氛围中长大,张思辰3岁就有了登台唱戏的经历。那时候,张妈妈一句一句教她唱评剧。“其实我唱不利索,反正就是跟着唱。”张思辰笑着说。9岁时,爸爸、妈妈准备参加北京市首届评剧票友比赛,张爸爸想着锻炼锻炼孩子,也给张思辰报了名。结果,爸爸、妈妈被淘汰了,最小的参赛者张思辰一路杀进了决赛,获得了三等奖。去中央电视台录颁奖晚会的时候,张思辰认识了评剧名家谷文月和戴月琴,后来,张爸爸带着她跟两位老师学评剧。

“第一次到老师家里,我就唱跑调了。紧张啊,手直打哆嗦。”老师很耐心地带着她唱,一遍又一遍。这一天,小思辰很受打击,她从来没在这么专业的老师面前唱过,而且还是没有伴奏的清唱。一直玩票的心变得不一样了,张思辰回家练得很认真,她下定决心要好好学。第二次去老师家,她不跑调也不紧张了。之后,张思辰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跟着两位老师学戏,这一学就是三年。期间,张思辰有机会跟谷老师同台,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杨三姐告状》的“尊厅长休要怒气发”选段。她还先后获得中国评剧票友大赛金奖、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称号。

转眼,张思辰面临升学。当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还没有开设地方戏曲专业,不教评剧,奶奶舍不得她去天津上学,张思辰就报考了京剧专业,开始“全职”学戏。

兴致勃勃准备上学的张思辰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事实上一直以业余、票友的身份在学戏、唱戏,她只是觉得特别好玩。这一路唱下来,总是会得到大人们的夸赞和鼓励,张思辰于是觉得唱戏不怎么难。聪明的她跟着老师学得快,自然是高兴的。现在回想起来,张思辰说:“爸妈喜欢唱戏,我是被熏陶着长大的。其实,我那时候不懂什么是戏,跟着老师学戏,我只是听爸妈说老师很有名,但是我并不了解老师。说白了,我对戏曲没有概念,也说不上喜欢和不喜欢,就是觉得站在舞台上表演特好玩。”爸爸在思辰身上看到了自己多年前放弃的梦想,在镇里极少有孩子走艺术方面的路,能到专业学校学戏,爸爸对思辰有了更多期望。

一哭一笑,转眼成了演员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张思辰进了戏校后,首先面临基本功的魔鬼训练。学戏讲究童子功,12岁的年纪开始正式练功,张思辰属于大龄,好在她的身体柔韧性不错。班上的同学大多没有基础,一切从头练。老师特别严格,规定每天早上踢1000腿。头上顶个碗,碗里放上沙包,往上踢腿,身子会晃,但是沙包不能掉,左右腿各踢500下,沙包掉了就加50或者100下。“一开始我是真不成,可是没办法,只能咬牙坚持!”张思辰老实地说。练习下腰,张思辰害怕直着下腰磕脑袋,就求老师,能不能先躺在地上再拱起来。老师不同意,她急哭了,老师说:“不用哭了,出去吧,你不用上我的课了。”最后,张思辰哭着按照老师的要求下腰。

拿大顶是张思辰最害怕的项目,老师总是说顶1分钟,等大家立起来后,老师会延长时间,并要求大家坚持。一组学生里,有一个掉下来,其他人就跟着掉下来了。老师就会说,再上吧,重新计时。那一次,张思辰这组总是没达到老师要求的时间,来回上了四五次,最后一次她实在坚持不住,掉下来的时候是晕的。她脸着地,半边脸都青了,磕掉了小半颗牙,恢复意识时她满嘴是血。“因祸得福”,老师不在这个项目上“为难”她了。

“有段时间真的不想学了,以前我就是玩着学,哪有那么多规矩?我天天在宿舍哭。”张思辰说。在戏校,天天早上6点起来喊嗓子,然后练功,踢腿、下腰、拿大顶、翻跟头、身段表演、学习唱腔,晚上9点必须睡觉。有次,大家练腰腿功把老师惹生气了,就一遍遍地练。大家痛苦得不行,但是不让哭,于是大家就强咧着嘴笑,满脸流泪。“太疼了,没办法发泄啊!”

学戏的辛苦,让张思辰心底里泛起一点点后悔,她觉得学戏这么难,自己扛不下去了。同时,她不由自主地被京剧的一招一式吸引,学新东西她总是很投入。就这样,张思辰熬过了第一年,那份辛苦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她坦然接受,她告诉自己偷懒没好处,不如好好学。

“在戏校最后2年,要面对演出了,我才感觉到前几年刻苦学习挺有用的。”张思辰说。那时候,校外实训基地的剧组来挑人到皇家粮仓演《牡丹亭》的春香。老师推荐了其他同学,但是都没有入选,最后让张思辰去试试,老师一直觉得她适合泼辣的戏,不适合演活泼的春香。对演出毫无概念的张思辰去面试了,表演了一段,面试的老师看中她嗓子好,其他条件也不错,第二天就通知她去参加排练。那是她第一次跟专业人士排练、演出,这为张思辰打开了新的局面,她从单纯学戏进入了演出实践。张思辰没想到,学戏、排戏、演出在一个星期里完成,让她稍感为难的是昆曲念白,好在她的模仿力强。“我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能力,转眼,我从只知道学戏的学生变成了参加卖票演出的演员。”

第一次上台,张思辰特紧张。面对面在观众前演出,需要真情实感,昆曲的表演又讲究细腻,张思辰特别投入地演出。有一场戏是杜丽娘去世,她哭得唏哩哗啦地下台后,导演跟她说:“小思辰,咱太投入了,别整的好像不是杜丽娘要去世,是你要去世。”拿捏分寸、即时反应,这些在课堂里老师都讲过,但是在真正的舞台上如何把握,的确需要摸索和实践。此后,每周末的两场演出,让张思辰学到了很多。两年里,全班只有张思辰一人有演出经验,她不断感受到学校教学与实际演出的不同。在学校大家习惯了听老师的,老师教学生听,然后模仿、学着唱。在皇家粮仓排新戏《怜香伴》时,张思辰拿到的是谱子和唱词,没有人说:“你听着啊,我唱一句你学一句。”她当时就蒙了,请主演姐姐教她唱谱子。会唱了还得自己琢磨念白,排练对词时,张思辰特别紧张,她不知道自己的念法会不会被认可。词背下来了,唱腔会了,就得琢磨身段,自己编动作,再由老师来帮着改编。这出新戏排练下来,张思辰自觉又长进了不少,但是她最后没能参加演出,因为要高考了。

父女之吵

辅导排练新戏的老师为张思辰可惜,她却不后悔。张思辰早早定下目标要考大学,继续深造。她准备考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专业,初试、复试、三试都过了,最后却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她专业排名第9,那年花旦招6人。张思辰灰溜溜地毕业了。

回家后,张思辰和爸爸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爸爸觉得女儿上了大专,毕业了找份工作,不要再那么辛苦了。张思辰坚持要考大学。“我那么苦地学了6年,上大专我不甘心啊!”张思辰说,“我其实很少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从来都是我爸说去参加比赛吧、去考学吧,我就去做。”父女两个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理谁。在家哭了好几天,张思辰不明白向来支持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这次说破天也不同意,她干脆跑到奶奶家住。奶奶开始也劝孙女,后来看她执拗到底,就站到思辰这边了。最后,爸爸做出让步。

10月,办好档案等手续,为了不耽误时间,张思辰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开始复读再考中国戏曲学院。这次她推掉了皇家粮仓的演出邀约,有时坐着公交去中国戏曲学院找老师上声乐课,其他时间就在学校的练功房练习,大多是晚上九十点才回房间休息。有次她在教室练搬腰,为了转移疼痛感,她就一直想些好玩的事情,慢慢睡了过去。当她突然醒过来,腰动不了,张思辰只能慢慢挪下来,趴在地板上动弹不得,好半天身体才慢慢能够活动。然后她又重新开始。晚上回到房间,她发现眼睛红通通地充血。张思辰心底里感到委屈,又憋着一股劲,那份难受,她现在想起来都想哭。

这次备考,张思辰没有考京剧专业而是选了昆曲专业和戏曲导演专业。寒冬里,踩着积雪,张思辰参加了专业考试。这次她的专业成绩突出,昆曲考第一,戏曲导演考第三。“知道有学上,那感觉特别好!”张思辰若有所思地回忆。当得知中央戏剧学院首次招收京剧专业时,心底里放不下京剧专业的张思辰特别激动,在爸爸的鼓励下她参加了面试,并取得了专业第三的好成绩。备战文化课期间,张思辰在首师大上辅导班,又过上了在外租房的日子。每到星期天,张思辰完成当天所有的作业后,再背50个单词和算5道数学题,然后她给自己加餐作为奖励,那段时间,她告诉自己:“现在的苦,是为了以后的甜!”

去大学报到那天,张思辰对爸爸说谢谢,没想到爸爸也对她说了声谢谢,谢谢她的坚持。那一刻,张思辰似乎读懂了爸爸心里的担忧和身上的压力。

戏剧学院学戏曲

张思辰在中戏师从张逸娟老师。在大学,练功依然是日常要做的功课,早起别人在篮球场上练台词,京剧班的同学们则在屋子里喊嗓子,免得把全校同学都吵醒。紧张的学习之余,张思辰和同学们还参加学校各种戏剧节,代表学校参加演出和文化交流,还出访过印度和摩洛哥。在学习和演出中,她对京剧、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第一次出国,是跟着《牡丹亭》剧组去意大利。”那次,他们在古老的宫殿演出,西方宫殿里上演东方京剧,有反差也有融合,传统跟传统的碰撞让张思辰很激动。2013年5月,张思辰和同学们参加摩洛哥菲斯戏剧节,他们表演了武打戏《挑滑车》、舞绸的《天女散花》,张思辰单人演出《拾玉镯》。“当我们谢幕时,所有观众都起立,一直拍巴掌,还有各种叫好的方式,持续了好久好久。”他们获得了戏剧节的最高奖项“集体表演奖”和“个人表演奖”。

在国外演出受追捧,在国内,张思辰也体会到国家对京剧等传统艺术的扶持。2011年中戏设立京剧专业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完善表演专业的学科建设,使得部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中的戏曲研究不再落后于戏剧。当时,表演系主任郝戎对媒体表示:“依照我们的教学体系,话剧和京剧肯定会有交汇,但我们绝不会培养出‘四不像’,中国戏曲讲究的是程式和外化表现,但如果京剧演员也能像话剧演员那样有扎实的心理体验功底,这种教学上的相互借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目前京剧专业独立为系,由资深教授、国家一级演员郭跃带领的教师团队组成教学核心组,学生免学费。“我们进校后,学校把最大的练功房给我们使用。”张思辰笑呵呵地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重视与关爱,同时我也享受到了大学生活的美好。”

上一篇:安身的专业,立命的余地 下一篇:修复你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