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的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时间:2022-10-07 06:46:35

药剂科的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摘要] 药剂科管理水平关系到用药安全、医疗服务质量及经济创收,如何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发扬医院精神文明,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当下药剂科管理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药剂科;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168-02

药剂科担负着医院科研、临床等所需的药品供应。药房管理与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密切相关。药剂科为医疗保健业主要组成部分,管理水平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发展[1]。我国药剂科管理水平滞后于发展迅速的医院药学,药学服务无法满足患者要求,提升药剂科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1 我国医院药剂科管理现状

①临床药学的工作现状:受医院投入、学术环境、医生重视度、药学人员专业素养等影响,诸多工作水平滞后。②人员素质现状:传统药学向医药结合与协作新形式发展,传统窗口供应服务形式向技术形式转变的调剂工作,要求药剂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③质检工作现状:很多医院对中药根本不做定量分析。试用、非标准制剂多是自行拟订质量标准后,上报批准方施行。检测微生物,是控制制剂质量的关键。④滥用药:诸多医院药品结构不合理,药剂科工作者对医院类型、病患群体及地方因素等考虑不足,无法科学、合理地调整药品结构比例。

2 药剂科的发展思考

2.1 加大药物管理力度

加大药品采购管理力度,严把质量、价格关,满足全院用药需求。药品质量是群众健康及安危的保障,药品好、疗效高、患者康复快,需及时了解医药新动态,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力提高,新、特效药层出不穷,采购新药务必做足调研工作,与临床科室有效沟通后上报管理层,批准后再拟订采购计划。核算好药品需求量,为降低库存与资金滞留问题,药品可采取勤购计划、少购手段。规划好精神、常规、麻醉、抢救类药物采购计划,以满足各类药的需求,确保全院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购药务必选择国家主渠道,首选现行的中标、医保目录药品。

2.2 提升药剂人员业务素养

药剂科应紧跟科技发展,学习现代化管理,提升临床药学工作水平。药剂科应与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拟订用药方案,提升临床监护水平,增进业务素养。药剂工作者务必不断地学习药品知识,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问题,为临床医师做一个合格、出色的参谋[2]。药剂工作者要对假药、劣药、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状况具有识别能力,并不断提升识假水平。要定期开展培训,及时了解新的药学知识,掌握药学学术动态,实现专业素养的提高。

2.3 构建监督机制,落实人员责任

①构建健全药品质量监督机制,为杜绝伪劣药品,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制,严格遵循药品标准,不符者一律退回。专人验收药品,做到账物相符,效期药品应先进先出。专人管理品,并进行专柜保存;低温存放生物、血液制品。药品的使用及库存状况需定期通告临床医生[3]。②创设药事委员会,明确落实任务及职责,由业务院长、各临床科室主任、药剂科主任、副主任、高年资医师等组成。其职责是提升药物科学管理力度,进行药物筛选,拟订新药临床观察、毒副作用输液反应的登记、汇报机制,定期向药政部门及药事委员会汇报,促进临床医药事业发展。

2.4 加大质检工作的力度

构建以院长为管理核心、重要科室、护理部等组成的药学部,以满足药学发展。药品质量检验科作为药学部下属科室,对其业务建设需给予应有的关注。质检科需独立于药剂科,其检验药剂科的自制制剂的质量,同时对医院采购的药品展开质量监查,给管理部门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此外,质检部部门需加大培训力度,及时了解、掌握最新药品的质检方法,提升质检效能[4]。

2.5 合理调整药品结构

在医院开展药学监护、治疗药品监测(TDM)工作,加大合理用药方案力度。合理用药方案,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加快病床周转速度。药品应用中,若抗生素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影响疗效。TDM给予患者优质用药方案,规避药物不良反应[5]。TDM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杜绝药品滥用,有效控制药品费用。

2.6 加大制剂室工作管理力度

伴随制剂生产的不断萎缩,扭转制剂室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为当务之急。①配合临床研发新制剂:依医学状况,配合临床研发新制剂药品,以提升医院制剂的科研能力及技术含量水平,不然,医院制剂极难在市场生存[6];②实施单剂量给药:对入院的患者采取单剂量的给药措施,此为杜绝滥用及浪费药品状况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已成为住院药房发展趋势;③生产车问转向输液配置中心转化:目前,大多数医院停止生产大输液,导致很多设施与人员空置富余。可把医院制剂室转为输液配备中心,把护士部分工作归于配置中心来完成,改进输液配置环境,减少输液反应。

3小结

药剂科为医院的核心科室,关乎医院的服务水平、声誉及长远发展。我们在加大药房管理力度、提升药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质检工作力度的同时,还需抓好门诊药房。作为药剂科窗口部门,门诊药房每天处方数及药品消耗均有记录[7]。每月可通过计算机统计处方数及药品消耗数等,掌握各部门药品使用状况,可及时发现滥用药品的状况发生。计算机每月盘点库存清单,经药品数量管理,可发现账册管理漏洞,得以及时解决,确保药品质量。通过计算机对药库展开管理,依月季年对药品入出展开统计,可随时查询医院每一天的药品出入库状况、做月末清查、盘点[8]。对所进药品可发放网上,相关机构可及时了解药品来源、价格及规格等状况,降低药品市场的随意性及盲目性,稳定药品市场,推动药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汤关龙.国内医院药剂科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 3(06):10-12.

[2] 章辉.医院药学工作管理新模式[J].中国药房,2011,6(4):12-13.

[3] 王钢柱.李青素.如何提高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水平[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8):11-12.

[4] 滞延容.计算机在我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9, 28(2):115-116.

[5] 丁永娟.清析医院药剂科管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3-4.

[6] 黄锡清.浅议药剂科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6-18.

[7] 郑创钦.药剂科的管理现状和发展思考[J].当代医学,2010,16(28):9-10.

[8] 和秀琼.浅谈医院药剂科的发展方向[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6):2-3.

(收稿日期:2013-02-27 本文编辑:魏玉坡)

上一篇:中医护理在白血病患儿化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上尿路结石腔内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