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会计监管

时间:2022-10-07 05:45:33

`浅析如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会计监管

摘要:当前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存在着重存贷款工作、忽视会计工作的现象。然而会计工作恰恰是金融机构各项工作的基础及实现的枢纽,因此,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会计监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金融机构会计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机构;会计监管;对策

1.金融机构会计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会计监管缺乏全面、有效的会计信息,难以预警预报金融风险

建立现代化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监控各项管理规定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是有效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来源单一,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时,会计业务和会计信息的采集不能同步进行,难以及时控制业务活动中的风险。长期以来,由于很多业务的处理和业务信息的采集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加上业务信息的加工还可能受到人工干预,其结果既影响会计信息采集和汇总的速度,又影响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使违规越权、账外经营等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抑制,加大了资金营运中的风险。此外,会计信息的可加工性差,相同数据根据不同的标准无法加工成多种管理信息。

1.2会计监管的方式与手段滞后,难以实时控制,不易及时发现金融风险

近年来,虽然银行业普遍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采用电算化实行会计监管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会计监管依然是靠手工操作,金融信息依然是通过现场收集和银行填报报表两条渠道获得,这显然与目前我国银行业相当程度的电子操作的现实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1)电算化应用程度不高。会计电算化仅停留在事中、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2)电算化运用水平低。相当一部分基层会计人员缺乏电算化知识和操作能力,一些会计管理人员本身不懂电脑,无法对会计的电脑操作进行检查监督。(3)会计电算化的内控制约机制尚不严密,利用会计电脑作案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风险系数增加。

1.3会计管理制度不统一,导致会计监管弱化,金融风险加大

现行的会计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金融业会计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从横向上看,会计制度的内容不能覆盖现有的业务种类,且同一系统的会计制度极不统一。外汇业务、信贷业务、储蓄业务在会计核算上相对独立、使得同一系统出现几个会计,政出多门,部分制度相互抵触,会计工作难以集中统一管理,增加了资产的风险度。从纵向上看,总行到基层行逐级实行相对独立的财会核算体制,每一级会计核算单位自成体系,各有一套会计账务,独立编制会计报表,加之监督、管理不力,使得层层都有改账、改表的机会,部分基层行超范围投资、违规经营、账外经营严重,假账、假表、假凭证泛滥。由于核算战线太长,使得直接控制极难。

2.加强金融机构内部会计监管的对策

2.1提高监管效率,改善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2.1.1 强化会计业务制度体系

会计业务的制度体系是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经济金融业的发展,原有制度已明显滞后,与后继出台的各项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衔接,不能成为一个完整体系。一套完善的会计业务制度,将有利于内部制约机制的充分发挥,从而使银行会计工作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起到化解风险的功效。

2.1.2设置一套会计监管指标体系

在会计监管中,中央银行要由合规性监管向以风险防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转化,应设置一系列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日常核算和对相关会计报表的分析,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

2.1.3统一会计科目有利于会计监管

随着体制的重大改革,原有业务界限已打破,各家银行的业务相互交叉、渗透,用原有的会计科目进行分析已远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央银行监管的需要。因此,必须尽快统一各家银行会计科目,从而便利于中央银行非现场监控的软件开发,为中央银行监管者对各银行资料组织并表监管提供条件,方便中央银行对各银行会计结算业务的监督,使各家银行在一个互相监督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共同发展。

2.1.4加强计算机软硬件的建设

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畅通的通讯网络是搞好会计监管的必要条件。应加快研究开发会计监管软件,建立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对商业银行报关的报表资料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分析。建立金融局域网络,将中央银行的非现场监管系统与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系统联网,使会计监管更科学和具有时效性。

2.1.5有效利用外部监督

目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监管很多,但对会计核算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检查、监督较少。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监督也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由外部独立的机构评价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缺陷,这不失为一种有智之举。

2.1.6对表外业务实施会计监管

表外业务及其潜在的风险应象表内业务一样受到充分的监管和控制,并将二者纳入统一的风险监控系统。其对策是:①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透明度,建立表外业务报表制度,增加表外专项报表,包括表外业务经营状况表,反映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②对可能在我国出现的表外业务品种应提前制订统一的表外业务经营管理规范,包括有限制条款的公开、对有关经营状况的改变、资产变卖和合并、对借款人的限制、构成违约的行为、财务数据和投机管理等;③建立相应的风险资本标准,协调资本和风险的评估,以保持银行经营的稳健性;④加强经营管理,健全表外业务的内部约束机制;⑤坚持信用调查、评估制度;⑥制定保护性措施并合理定价。

2.2改变静态管理模式,建立具有渐进反应机制的、动态的、规范的监管模式

会计监管并不是各种规章制度的简单组合和累加,而是预防性控制在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尽管目前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善的预警系统,实时监控还达不到要求,但也应审时度势,把握银行业务的发展动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会计监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风险控制的重点由“事后”监测转变为“事前”预警和“实时”监控。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渐进反应机制的动态、规范的管理模式。

所谓“渐进”,就是指会计监管能对监管客体的经营管理行为作出完整真实的反映,从其业务运行的轨迹中预测风险的趋势,对控制目标设立一系列渐进式的分界点,每超过一个界值就实施进一步控制。所谓“动态”是指这个模式要根据业务创新的运作状况而随时修改、调整。所谓“规范”是指这种监管模式,应能依照监管控制的目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内控体系,细化控制内容,规范控制操作,连贯、系统地反映和比较控制事实,从总体上对一定时期、一定层次的控制对象的经营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并对评价结论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为了维护商业银行的键全性,应该确立规范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标准,引进能够在早期认定不良债权的客观基准。

2.3注重培养提高会计监管人员的素质

中央银行会计监管队伍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监管工作开展的质量。不断提高会计监管队伍素质,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也是加强会计监督管工作的根本。因此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多,一方面建议上级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短时间针对性强的培训方式,使监管人员尽快掌握一些新知识;另一方面各基层行可采取派监管干部到商业银行实习、交流的办法,以达到监管人员素质提高的目的。(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中的政府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刘玉廷.关于新形势下深化会计改革和强化会计监管等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2(11)

上一篇: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探讨 下一篇:长株潭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