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题的特点谈历史课堂教学应做的转变

时间:2022-10-07 05:30:58

从高考试题的特点谈历史课堂教学应做的转变

在高考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转化的今天,做好历史课堂教学与高考的衔接工作是相当重要的。根据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所展现的特点,笔者认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一、要用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引导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觉转变史学观念。黄牧航教授告诫我们:“如果不转变史学观念,所谓转变课程观充其量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资料收集者。而所谓转变教学观,也很有可能就是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原有的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加以强化。”当前除了传统的唯物史观以外,史学界还引进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新的史学研究范式。杨宁一教授曾指出:“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文明史观为总纲,以全球史观为导向,以现代化史观为前瞻,不断强化学生的史观意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要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构建历史和现实的桥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设置上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实,坚持现实中的问题,努力在历史中去寻求借鉴;思考历史中的问题给现实带来怎样的启示。

三、要从培养实际应用人才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特别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与考核,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之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41题关于对“近代欧洲的崛起”的论述的观点的考查实现了思维的多元化与思维的突破,命题设计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引领学生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出发,强化了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核,适应了当今开放性、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否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判断一节历史课成功与否的根本依据。这是由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和高考命题的客观趋势所决定的。

第一,新课程观相对于旧课程观而言,特别强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与旧课程观过分注重历史专业知识的考核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高考命题的客观要求。当前高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日益增强,杨宁一教授指出,“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以近两年高考为例,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9题考查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爱国主义情怀,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4题通过对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史实的考核,坚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党的领导的决心。

五、要从提升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角度充分挖掘各种有利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基本呈现以下的特点:以新历史课程观为指导,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以历史课程资源为载体,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这就凸显了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当然历史资源信息的呈现除了如文字、图表、数据、图片、漫画、符号等形式之外,教师还应积极在课堂上展示历史实物,以及在课外积极挖掘乡土历史资源(如历史遗迹),并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2010年山东省优质课上,山东师范大学附中侯新磊在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上,以争取民主一建立民主一完善民主―感悟民主为主线,对英国君主立体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的教学有这样一个特点:用丰富的文字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尤其是在结尾,侯老师以感悟民主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推进民主所需要的智慧、力量和原则,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深入探讨该课对于今天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提供了怎样的启示和借鉴,引导学生为现实服务,教学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上一篇:让历史复习课也精彩 下一篇:小议结语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