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时间:2022-10-07 05:21:32

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摘 要】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是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物理教学;培养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目的之一。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的过程。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等五条途径,可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拓宽教学手段,诱发想象空间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据此,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让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请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2 设计合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乐于探求的智慧魔方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发现“物质是由一个个小微粒构成的”,可让学生做好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一小杯红色的水、一小杯酒精、一根细铁丝,先让学生在玻璃管中注射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在上面再注射满酒精,塞紧塞子,让学生把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实验结果是液体的体积变小了,根据现象,让学生猜想其中原因,反复研讨之后,教师再给予实验和学法上的指导,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充实课外活动,带给成功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和情绪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获取的东西。通过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4 训练直觉思维,发展联想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直觉猜想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联想可以把多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容易触发灵感而导致新的发现。想象能不断地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是创造的基础。如在学习电路这一节中,在讲解串、并电路时,可制作二个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暗箱,分别让两只灯串联和并联,然后分别拿掉其中一只,根据出现的现象,训练学生的直觉猜想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由联想的习惯,使他们敢想、爱想和善于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通过想象养成学生爱幻想、爱探索的习惯,从事物的另一面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提出: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或者地球没有引力,世界将是怎样的?又如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很有作用。

总而言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教师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桃香.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学研版),2012(3)

2 丁春海.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08)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谱能力 下一篇:桂西南地区木薯肥效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