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问茶山水间

时间:2022-10-07 05:19:51

春日问茶山水间

暖暖的春风里,去青山绿水间踏青,呼吸,深呼吸。找一处农家小院把盏执壶,品茗闻香。

汽车依溪而行,缓缓前进。但见山泉潺潺,溪流似琴;两岸绿竹掩映,碧波起伏;远处群山逶迤,晴空蓝天。但见山坳里,一片片白墙黑瓦若隐若现于浓密枝桠间,犬吠鸡鸣,炊烟袅袅。

奇怪,家家门窗大开,却不太能遇到人。同行的驴友解释,这里地势高,民风淳朴,还保留着夜不闭户的习俗。这个时间基本都上山采青去了,得到了午饭时间才会有人。来客可以随便去哪家看看,顺便泡壶茶解解乏。

立于村中四顾,但见山顶有一条小溪,斗折蛇行,自高处流下,至村口突然飞湍而下,瀑布宛如水晶帘。因这瀑布位于狮子山,故得名“天狮飞瀑”。因这缥缈水汽的滋润,满山沐浴在云雾中的茶叶就特别精神,清香。

跨过小溪上的石桥,便是村西一排老式厢房,主人蒋老伯热情地招呼我们在门前的石道地上落座。他乐呵呵地从房里拿出茶叶和开水,一边泡制一边解释:我们这个茶叫“三清茶”,因香气清雅、汤色清沏、茶味清醇而得名,是浙江省“名茶新秀”。用我们高山的泉水泡制,口感更佳,可不比虎跑泉泡龙井逊色呢。试试看,怎么样?蒋老伯娴熟地埋头烫杯醒茶,言谈举止里满是自豪和自信。

的确,杯中的三清茶颗颗舒展直立,色泽青绿微微鹅黄,随着沸水上下轻盈翻腾,茶香也就从氤氲的雾气中缓缓扩散。拿起茶杯啜饮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落肚,只觉缕缕清香上升,唇齿间还有丝丝甜味。山风徐徐,清凉阵阵,刚才登山的疲劳一扫而光,顿觉精神倍增。

“等会儿给你们品尝现摘现炒的新茶,味道更好”!一句话惹得我们争先恐后要上山采茶去。

上得茶园,只见一垄垄半人高的茶树依山而行,墨绿的茶枝上泛着点点新绿,稚嫩可人。我们如一群小鸟叽叽喳喳扑向茶园,兴奋地将一个个嫩芽掐下装入箩中。“不,不,不”――蒋老伯赶紧打断了我们的鲁莽,教起了要领:忌用指甲掐,要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用指甲去掐极易弄伤芽柄,伤了芽柄便造成掐痕,焙制出来的茶叶经水冲泡便呈黑头,品相大跌。用力要巧,用力重了容易将茶芽掰断,用力轻了会撕扯芽苞还采不下来。

哎呀,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竟还有这么多讲究呀!我们再也不敢大意,虚心请教蒋老伯传授要领――茶芽采摘下来,置放在小篾竹篓里。这个过程很精细,巧摘轻放,不能让茶芽有一点损伤。采摘标准要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长度不超过20毫米,千万不要贪图方便,采摘过长,这会影响茶的口感。这仅仅是制茶的第一步,更有技术含量的还是炒制过程,没个三年五载是上不了手的。

看到茶农们两手上下翻飞,左右开弓,一颗颗嫩芽如雪花般纷纷跳入茶篓,我们也东施效颦般在一旁采将起来。但只一会儿,就觉得眼花手酸,腿脚打颤。《采茶曲》中轻快悠闲的场景,到我们这里怎么就那么累人呢,只有望茶兴叹了。正所谓“谁知杯中茶,粒粒皆辛苦”啊!

索性,放下竹篓,仰卧草地,任暖洋洋的春日烘烤,倾听山间鸟鸣虫啾,在静静流淌的时光里做个美梦。远离喧嚣,融入茶园,尽情享受山野气息的涤荡。

春日问茶山水间,与君共饮一杯,品茶品人生,岂不快哉!

上一篇:“天地合一”的两条路径 下一篇:马云的三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