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工学校学生机械基础课学习兴趣的探讨

时间:2022-10-07 04:57:37

提升技工学校学生机械基础课学习兴趣的探讨

摘 要:技工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主要包括传动知识、常用机构、轴系零件、液压传动等内容,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比较枯燥,兴趣不强。如何让技校生真正学会、理解这门课程,为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维护机械设备提供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提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 兴趣 创新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学好这门课程意义重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

一、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在的技校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计算能力低,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决定了学生学好这门课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教学设施、实验类实习器材、教学模具、教学挂图短缺。许多实验没有仪器设备,只能靠教师在黑板上讲述及学生们的想象中完成;一些机械设备零件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光靠看课本上的图片及老师的口述,很难使学生达到一个认知过程,这些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第三,该课程涉及面比较广,有数学、物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钳工工艺、工程力学等。如果学生在初中没有学好数学和物理,对学好该课程就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没有学好或没有学过相应科目,更加增大了学好该课程的难度。

二、循环渐进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渴望,从而推动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而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学起来枯燥、繁杂且不系统,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必然学而无味。要使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的学习产生兴趣,上好第一节课尤为重要。机械基础的第一节课讲述的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程性质、内容、任务,以及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和运动副的概念和特点。在讲述“机器”与“机构”这两个概念时,可以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自行车是机构,而摩托车是机器。因为摩托车能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而自行车没有这一功能。在讲述“机械”这个概念时,可以从古代的矛、盾、大刀,到现今的飞机、大炮、导弹。从普通的车床到数控车床等。机械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而且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设备、仪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最终这些先进的机器设备都是由人去操作,所以对学生可以这样说:技工学校学生一定要认真学好这门功课,为将来操作这些先进机器做好准备。

三、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结合生产和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介绍该课程的重要性外,还需结合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讲授课程的相关知识。从自行车飞轮引出棘轮机构,从家庭里的缝纫机踏板机构、汽车的刮雨器引出曲柄摇杆机构,从公共汽车车门的启动机构、汽车车轮转入机构、汽车的自动卸装置等入手,来讲解铰链四杆机构及演化型式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还可以结合自行车、汽车、摩托车和变速装置,介绍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及轮系的有关内容。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利用模型、挂图或自制教具等直观形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利用教具、模型等实物,可以把枯燥又难懂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来充分展现,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笔者自制了一套四杆机构,在课堂上通过演示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和摇杆的两次共线运动情况,证明了曲杆存在的条件、死点位置、急回特性等。在讲述渐开线的形成、概念时,首先用硬纸板做成的圆盘作为基圆,用一根木条作为发生线,在木头一端钻一小孔,用来放红粉笔,先用直木条与圆盘相切演示纯滚动,然后把圆盘用一只手按在黑板上,另一只手用直木条与其相切做纯滚动,让学生看直木条上的红粉笔画出的轨迹,边讲边演示,学生也边听边观察,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学生看了、听了以后,就明白了渐开线的概念,即在平面上,有一发生线沿一个固定的基圆做纯滚动时,发生线上任意一点所走过的轨迹,即为渐开线。在讲授螺纹连接时,在课堂上准备了一些常用的螺纹连接模型,有三角形、矩形、梯形,其中有左旋、右旋螺纹;让学生观察其外型、牙型、螺纹升角,判断螺纹的旋向。鉴于螺纹旋向的判定在教学中是个难点,笔者首先拿出一个左旋和一个右旋螺纹模型,让学生对比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当把两个螺纹竖直放置时,学生发现右旋螺纹是右高左低,左旋螺纹是左高右低;接着再讲述螺纹旋向的判断可以采用右手定则判断,伸展右手,掌心对着自己,四手指并拢与螺杆的轴线平行并指向旋入方向,若螺纹的旋向与拇指的指向一致为右旋螺纹,反之为左旋螺纹。这样下来,学生的印象很深,再趁热打铁,说明右旋外螺纹一定要与右旋内螺纹配合,也就是说,内、外螺纹的配合。旋向是相同的。边讲边用螺纹模型现场配合,这样下来,效果会更好,学生接受这些知识较轻松,师生互动的课堂效果也很好。

3.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合一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模型、挂图在教学中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与现场实物教学相比,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促进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校内外联合,构建全新机械基础教育观。如学习机械传动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学校实习车间,打开车床挂轮箱、床头箱,让学生观察齿轮传动;打开皮带轮防护罩,让学生观察带传动,指导学生去分析各类传动的不同特点,具体的传动路线、应用原理。这样,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变枯燥乏味难接受成为容易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

4.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学习气氛

教学,就是教为辅,学为主。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景氛围,这种氛围就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提问、解答,寻找表扬学生的机会,创造表扬的条件,师生平等对话。对一些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亲切语言去鼓舞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学习的热情自然上升。多鼓励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才能唤起全班学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

虽然激发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但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梅县技工学校)

上一篇:不能忘记的往事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