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vs自然 谁是谁的伤

时间:2022-10-07 04:03:17

经济vs自然 谁是谁的伤

大旱、大涝让粮食减产、增加饥饿;台风、洪水能直接摧毁一个产业。人类花了几百年的时间消灭饥饿,还没有成功。重建那些被灾难毁掉的竞争力,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人类污染自然时,自然绝对没有坐以待毙,正以各种方式进行反击。如果再出现更多的灾难,经济发展也不能弥补其带来的损失。

被工业污染毁掉的自然

从一个世纪之前,人类对自然的摧残就随着工业化进程愈演愈烈。除了废物、废水肆无忌惮地排放,还有对大气的污染。

提起硅谷,你想起的是什么?一个个衣着光鲜的IT精英,一幢幢笔直耸立的高楼大厦,还有一大批引领全球经济的高利润企业。可是,生活在硅谷的卡车司机、餐厅服务员和商场收银员还看到经年不逝的阴霾。

1986年2月,“硅谷反对有害物质联合会”整理的以行政机关资料为基础的报告表明,硅谷地区的污染状况是:第一,高度危险的废溶剂等化学物质正从约80%的地下储罐向外泄漏;第二,地下水中发现了大约100种化学物质;第三,圣克拉拉郡发现了150多处地下储罐有泄漏,并且有200口公共水井和私人水井被污染;第四,圣克拉拉郡每年产生有毒废物10吨,其中3,860吨危险废物被排入环境;第五,每年约有3-12万吨的重金属(包括镉和镍等)从硅谷通过下水道排入旧金山湾,正在使附近的湿地蒙受严重的环境危害。

几十年以前,浪漫的莱茵河曾因工业污染而变成一潭“毒”水。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莱茵河曾一度成了欧洲最大的下水道。仅在德国段就有约300家工厂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铜、镉、汞、去污剂、杀虫剂等上千种污染物倾人河中。此外,河中轮船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河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的桑多斯化工厂仓库失事起火,近30吨硫化物、磷化物、汞、灭火剂溶液随水注入河道,这让莱茵河雪上加霜,造成大批鳗鱼、鳟鱼、水鸭等水生生物死亡;下游160干米内约有60万条鱼被毒死。

被灾难毁掉的经济

大家在讨论环境污染的危害时,通常说几十年后我们的后辈会为此付出代价。他们可能忽略了水土流失、植被迫害造成的耕地减少,或者水体污染造成的饮用水中毒等等地域性现象。全球性的危机也不用等到几十年后,现在就有很多更鲜活的、更有冲击力的例子。

温室效应导致水和空气循环紊乱,引起了极端天气多发。洪水、台风、干旱等等现象比百年之前更频繁地袭击地球,并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11年下半年,泰国的特大洪水几乎摧毁了泰国的硬盘产业。由于连续几个月的恶劣天气,泰国各地均受到洪水的袭击和破坏。洪水重创Bang Pa-in工业园和Navanakorn工业园,硬盘制造商Western Digital的制造工厂被完全摧毁。截至2011年7月1日,基于季度出货量,Western Digital在这两个园区的工厂负责公司60%的54mn硬盘制造。10月,洪水肆虐,Western Digital完全停止了这两个工厂的业务。不仅Western Digital的工厂被迫关闭,其他硬盘制造商也遭遇同样状况。东芝在Navanakorn工业园的大楼被2米高的洪水侵蚀,很多设备漂浮在水上,一片凋零。而且,如同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硬盘商的危机造成了连锁反应,它们的下游供应商们也因此停产。希捷公司和日立公司的工厂虽然没有遭遇洪水,但也被供应链问题困扰。

泰国央行副行长表示,泰国旅游业相关产业的收入预计将减收约6.5亿美元;而这场洪水危机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经济,因为泰国的产品很多都出口到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主要生产基地也设在泰国。

泰国洪水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冲击愈加明显:全球范围硬盘和相机的价格上涨。记者从中关村理解到,2011年下半年至今,各种硬盘价格均有明显上涨,涨幅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在此之前,2005年8月29日,五级飓风卡特里娜在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的圣伯纳镇登陆。这场本来被预测一级的小飓风在墨西哥湾海域迅速增强为五级,给新奥尔良来了个偷袭。因为准备不充分,卡特里那飓风不仅让上万人流离失所,更让上千人丧生、失踪。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的主要工业城市,集中全州1/4的工厂企业,有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炼油、石油化工、化学等工业部门;并是全国重要的造船和宇航工业基地,阿冯尔达船厂和生产火箭、宇航设备的米乔德厂是最大的企业,州内最大的零售、批发和金融中心;旅游业兴盛,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运输业。这场浩劫所造成的总损失超过810亿美元,居美国历史之最。飓风第二天,8月30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下挫。

外国的情况很难引起国人共鸣,再拉近一点,中国境内,西南的大旱、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可以视为环境对人类的反击。

谁是胜者

目前看来,自然与经济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即使是减排先锋的欧盟,其经济增长也必然造成环境污染,更不用说其他技术水平低的国家了。

人们一直在选择:选择消耗排队时间购买打折的蔬菜;为了赚钱养家选择忍受苛刻的顾客;为了得到金钱甚至有人选择犯罪。

经济学中,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那么,人类现在的选择正确吗? 我们来算一笔帐。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810亿美元的损失,2011年联邦政府对能源行业的补贴为24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投向可再生能源。一场飓风带走的钱足够美国能源行业补贴三年多。据泰国政府统计,由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超过65亿美元,将全年GDP增长拉低近一半。2010年巴西清洁能源投资76亿美元;印度2011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累计103亿美元;“十一五”中国环保投资平均每年约48亿美元。算下来,人类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受到的损失要大于建设新能源和环保的投资。

在中国,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表示:2011年,环境损失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可能达到5%至6%,大致相当于2.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八分之一。

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这就是机会成本。选择经济发展而不选择尊重环境,实在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和自然面前,选择经济不是明智之举。但是为什么气候谈判总是不见成效呢?只能理解为,谈判代表们太老了。假定现在加入气候谈判的各国领导平均年龄是40岁,如果他们足够长寿,那么在他们90岁的时候,看到的是平均温度上升2摄氏度的地球。那时候的地球什么样,IPCC报告第二卷所说的也都是假设,所以他们不为环保投票也可以理解。

但是,他们应该看看现在地球的情况。大旱、大涝让粮食减产、饥饿增加;台风、洪水能直接摧毁一个产业。人类花了几百年的时间消灭饥饿,还没有成功。重建那些被灾难毁掉的竞争力,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人类污染自然的时候,自然绝对没有坐以待毙,正以各种方式进行反击。如果再出现更多的灾难,经济发展也不能弥补其带来的损失。

如果一定要与自然为敌,最终受伤的只能是人类自己。

上一篇:“伤”标 第4期 下一篇:低碳经济的中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