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监测 重点分析 严肃考核 闭环管理构建新型运营监督保障体系

时间:2022-10-07 03:49:45

全面监测 重点分析 严肃考核 闭环管理构建新型运营监督保障体系

摘 要:2014年,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各项工作部署,立足以“质”为重、以“用”为本工作思路,把握功能定位,以监测分析一体化工作机制为基础,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强化监测成果向分析成果转换,提出风险预警,开展运营诊断,督促专业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强化协同督办及考核职能,实现了指标分析―专题监测―专题分析―深度分析―措施制定实施―措施执行监测―循环监测―效果分析的全闭环管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监测分析评估模型,实现了运监中心从“能用”到“有用”的进一步转变,目前运监体系已经成为支撑公司运营的新型监督保障体系。

关键词:监测;分析;考核;管理;监督保障体系

一、工作描述

(一)工作的内容。主要针对关系公司运营的核心业务和关键指标,建立“一个模型、两个闭环”的“监督评估体系”,强化协同督办及考核职能,应用闭环管理机制,利用监测分析评估模型对各项关键要素进行循环评估,从而达到服务公司运营、保障安全生产、支撑优质服务、夯实基础管理的目标,最终形成提升公司运营业务管理水平。

(二)工作的要求。以运监业务流程为导向,按照价值链分解运监对标指标,把指标分配到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相关部门,通过建立集“一个模型、一个机制、两个闭环”于一体的“监测分析监督保障体系”,紧紧围绕“监测――分析――督办”运监核心业务,加强运监工作协同管理。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机制,支撑公司运营。朝阳公司监测分析一体化工作机制是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强化监测成果向分析成果转换,以协同督办为保障,提出风险预警,开展运营诊断,督促专业制定整改落实措施。依托运营监测(控)工作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PMS管控系统等共计21个业务管控系统或平台,对公司各项业务和关键指标进行全面管控。

(二)全面监测,保障运营高效。公司按照监测“全方位、全覆盖、全范围、全业务”的指导思想,开展以安全生产、营销管理、量价费损等24项主题的常态监测,开展业扩报装效率、线损、物资集约化、废旧物资管理等四项重点监测,开展抗旱保供电等热点监测,确保监测内容取得实效。

(三) 强化转换,深化分析应用。公司强化分析成果转换,在分析的拓展性、全局性上下功夫,不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举一反三开展分析,打破原有专业管理条线的“纵向”关系,实现“横向”跨专业的关联,站在全局的视角提出影响公司运营潜在的风险及解决建议。

(四) 强化考核,保障重点工作落实。针对监测和分析发现的公司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异动、风险及数据问题,运监中心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牵头消除异动、解决问题、防范风险及数据核查,制定评价模型,对督办情况、专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考核建议,实现运营管理工作由“事后分析”向“事中监测”再向“事前管控”的转变。

(五) 实施积分管理,打造运监团队。公司在运监团队管理中引入“积分制”管理理念,结合运监中心年轻化特点,重点打造“积极、乐观、向上、创新、高效”团队。

三、特色亮点

(一)建立模型 全面评估

根据运监中心监测分析工作业务核心,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监测分析层次分析评估模型见表1。层次分析法,是根据问题性质和要求,将所包含因素分类,一般按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排列,形成一个层次结构,对同层次内诸因素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权重,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给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程度的一个排序,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的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二) 指标分析 确定重点

运监对标指标梳理以职能为导向,根据指标间相互支撑作用的特点,从重合、互补、支撑指标等维度进行分类,将指标分为重点、一般、暂不关注三个层次,从重点指标入手开展监测分析各项业务,推动对标指标提升。一是绘制业务指标结构树。将559项监测指标按关注层级分为重点监测96项,辅助监测441项,暂不关注22项,并针对十大专业分别绘制指标结构树,用不同颜色标明指标分类,明确监测级别及指标计算因子,将指标手册图例化,做到一目了然;二是构建指标关联关系库。将结构树中有共用计算因子的指标汇总进行关联设计,当有一个指标发生异动后,其计算因子同步影响的其他指标在异动前预警,真正做到事前控制。

(三) 专题监测 锁定问题

在上述指标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常态开展重点监测―拓展开展专题监测―实时开展热点监测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一是围绕95项重点监测指标,制定安全生产、营销管理、运营成本等19项重点监测主题。分主题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方法与监测方向;开展指标关联监测,重点是对逻辑关系的监测;二是拓展开展专题监测。重点针对关系公司效益的敏感课题开展监测,先后开展合法合规、废旧物资等专题监测,又积极申请了量价费损、供电服务专题监测试点。三是实时开展热点监测,抓住公司运营中的热点、难点、发热点,先后开展春检专题监测、供电服务整改专题监测、抗旱保供电专题监测。

(四) 挖掘原因 开展分析

根据监测内容发现的问题,深挖问题产生根源,开展深入分析,为提升对标指标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公司在分析工作方面形成了基层联动―专题分析―深度分析―形成报告的分析管理模式。

(五)循环监测 提升管理

根据《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运营监测(控)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明确运监专业与各部门的关系,各自发挥职能,对监测分析一体化工作对对标管理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评估结束后,对评估要素进行再监测,构建循环评估模式,即再监测―再分析―再协调―再整改―再评估―再对比―再分析的循环评估模式,旨在通过此模式,促使监测分析工作常态化,推动对标指标提升。

五、实践效果

通过构建监测分析一体化工作机制,我公司已经基本建立监测-分析-建议-专业分析-措施落实-效果监测-效益分析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运营管理由“事后分析”向“事中监测”再向“事前管控”的转变。

(一) 服务公司运营。每月将31项主要经营指标运用风险分析法进行归类,分为关注区、风险区、平稳区、向好区四个区域,对关注区和风险区的指标及关联指标动态进行预警,先后开展营销基础、电费回收、线损、内控管理、集体企业规范管理等方面12 项预警,提出工作建议29 项,解决跨部门、跨环节问题3项,公司通过分析结果和风险预警,调整经营策略,制定防控措施,有效保障经营管理平稳运行。

(二)保障安全生产。3月份,运监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公司存在违章行为上升趋势,及时通过运营动态开展了风险预警,促使公司开展了以“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隐患”为主线的春检“回头看”活动。制定了春检专题监测,对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监测,确保作业按计划完成。

(三)支撑优质服务。营销部通过异动调查,建立了周汇报和现场督导工作机制,开展了自查互查,修订完善了“供电服务监督”和“供电服务协同工作”两个考核方案”。

(四)夯实基础管理。营销部结合运营动态风险预警对229 户存在欠费风险的用户分户编制了欠费方案,按照方案开展客户欠费预警,密切关注用户生产情况,及时化解了世明玻璃、鞍凌钢欠费风险,确保电费足额回收。结合量价费损专题监测,组织开展了营销大普查检查工作,按照运监中心提供的异动明细进行现场核实,确保了营销电价不错,电量不丢。(作者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上一篇:FDI能降低我国能耗强度吗 下一篇:消费者使用旅游移动电商APP行为影响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