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卫所制与唐代府兵制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07 02:45:13

明代卫所制与唐代府兵制比较分析

【摘 要】 文章从卫所兵与府兵、军粮器械来源、兵制的崩溃三个方面对明朝的军事制度卫所和唐代军事制度府兵制做了对比分析,认为土地形态、统治思想和赋税财政三个方面是世兵制与募兵制循环出现的根源。

【关键词】 明代卫所制;唐代府兵制;比较研究

一、研究综述

卫所制度,学界主要从军事制度、行政区划与地理单位、区域性的卫所研究以及清代卫所的演变等做过详细的考察,涌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专门性著作。对明代军制研究具有开创意义的首推吴晗的《明代之军兵》[1],该文全面讨论了明朝卫所制、军户、军屯制以及募兵制的发展情况,首次系统阐述了“军”与“兵”的关系,并结合明代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分析卫所的废弛、募兵的兴起与国家财政状况的关系。其后,解毓才撰写《明代卫所制度兴衰考》[2],对卫所制度进行全面阐述,系统地探讨了卫所的编制、类别、军饷来源以及卫所成立的历史意义等问题。该文长于对制度的文献考订,并提出卫所制度并不始于明代,而是源于元代的禁卫军制。关于卫所制度的渊源关系,陈文石在《明代卫所的军》[3]、于志嘉《明代军户世袭制度》[4]等也先后论及。

从军制角度对卫所制度进行全面研究的成果还有很多,如孙东《明代卫所制度研究》[5]、吴奈夫《略论明代的卫所制度及其演变》[6]均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对有明一代卫所制度的演变进行历时性的梳理,所论及的问题基本没有超出吴晗、解毓才等学者的研究框架。

以上学者的著作多从宏观上把握制度的变迁,详于制度本身的考证,并未直接指出明代卫所制度与府兵制的关系。最早涉及明代卫所制度与唐府兵制关系的是《明史・兵志》:“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盖得唐府兵遗意。”[7]

其中就谈到卫所制度“盖得唐府兵遗意”。近代以研究明清史著称的孟森先生再次指出明代的卫所制度与唐府兵制的源流关系,并在《明史讲义》之“明开国以后之制度”中做过详细的对比论证。稍后的钱穆先生明确指出“明太祖平天下,原定有‘卫所制度’,其实也就如唐代的府兵制,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二、明代卫所制度与唐府兵制相似性的比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研究制度需要追根溯源,宏观上把握制度的变迁。卫所制度作为明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学术界对此关注很多,成果颇为丰富。它不仅是一种兵役制度,也是一种组织管理制度,本文着重从军事性质方面,与唐代的府兵制做比较研究。

1、明卫所兵与唐之府兵

据《新唐书・兵志》:“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六人。”[8]唐代的地方行政分州县两级,“府”是地方行政区域之外的另一种军事区域的名称,是军队的屯扎地,称为“折冲府”。战时由中央政府以府为单位集结,故称“府兵制”。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觉祸乱之萌也。”[9]据此,可知与明《兵志》文相吻合。二者或以府或以卫为组织单位,闲事生产,有事则命将带兵出,事罢各归本位。

2、明卫所兵械粮饷与唐之府兵

唐代的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组织形式,以均田制为经济基础,钱穆先生称之为“全兵皆农”、“寓农于兵”。全国户口分九等,在上等、中等之中,挑选兵源,另立军籍。府兵称为“卫士”,平时在家生产,闲事训练,战时由中央政府以府为单位临时抽调集结,士兵自备粮食及用具。战罢“将归于朝,兵归于府”。

明代卫所制度下军饷的主要来源是屯田,当时有军屯、民屯和商屯。尤其以军屯影响最大。明太祖尝言:“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卫所士兵的日常供给由政府从屯田收入中支出,每月发米,称为“月粮”。“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月,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唐代府兵制下自备粮饷和明代卫所制度下的屯田,虽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不废国家之粮饷。

3、明代卫所制度的衰落与府兵制崩溃

唐代府兵制存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均田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农民因此承担兵役,成为府兵。农民服役,需自备武器和粮食。一旦均田制崩溃,政府兵源枯竭,唐府兵一变而为募兵,募兵制是政府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来补充军队。应招者以当兵为职业,长期在军队服役。士兵粮饷之需由国家供给。

明初之卫所以屯田为经济基础,卫所将士所需之官俸军粮,均出于此。但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屯田废弛,军屯也同样难以为继。明朝最早的募兵大概始于宣德九年,为了弥补土木之变损失的兵额,到嘉靖年间改组京营制度。募兵制成为国家正式的兵役制度。

由上述可知,明朝的卫所制度与唐代的府兵制,不管是组织形式、军饷来源还是衰落的原因,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同时明代的卫所制度也有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首先,卫所制度不仅是一种兵役制度,也是一种组织管理形式,卫所与地方区域行政的复杂关系,与唐代的“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明代卫所制度下的武官世袭、旗军世役。一旦卫所军的身份确定,世代为军。不同的军户,造有不同的军册,管理非常严格。而在唐代的府兵制下并没有这种“役皆永充”的规定。再者,唐代的统治者将掌握的土地均给各地农民耕种,使其成为政府的兵役赋税承担者。而在卫所制度下,政府始终没有“均田”,只有“屯田”。这也是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土地大量兼并集中,政府无田可均的体现。

虽然明代的卫所制度在某些方面确有些异于唐代府兵制的地方,但这也正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明代在府兵制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时代特点,无论是五军都督府的分权还是士兵们的屯田,都是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高度中央集权和土地兼并的结果。说明了卫所在继承府兵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三、世兵制与募兵制循环出现的原因

纵观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主体有两大部分构成,即世兵制和募兵制。府兵制和卫所兵制均属于世兵制体系。在唐朝和明朝中后期,募兵制开始兴起,并逐渐有取世兵制而代之的趋势。世兵与募兵循环交替出现,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个。

其一,与土地形态紧密相关。自战国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土地制度的存在形态可以决定其它制度。不管是唐初还是明初,政府手中掌握有大量的土地,均可以保证授田或屯田的实行,但随着兼并的加剧,授田或者屯田无法正常运行,政府也只能将各项军事和赋税制度做相应的调整,募兵制应运而生。

其二,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往往标榜“效法三代”。孔子称尧、舜、禹为“三王”,西汉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日益确立,夏、商、周“三代”更是越来越被“圣化”。崇圣“三王”、效法“三代”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于是统治者不可避免的效法先圣先王,恢复古制。历代统治者因循守旧,改革难以为继,也是导致中国长期停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三,世兵制比募兵制更便捷。在世兵制的条件下,部分军费是由士兵自己承担的,而募兵制下,政府承担的费用要大得多。农耕经济虽然易破坏但也易于修复,所以无论是唐还是明的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往往修复农耕经济,采用世兵制,也只是在世兵制难以为继的时候改行募兵制。

由以上三点来看,就不难理解世兵一募兵一世兵一募兵的循环往复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而这项延续千余年的军事制度,作为明朝的立国基础之一,为明代开疆拓土,奠定国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钱穆先生认为,明代武功与唐代相差并不多。明代的卫所制度,到清朝并未直接废除,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注 释】

[1] 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5卷第2期,1937.

[2][9] 说文月刊,1940.2.

[3] 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48本第2分,1977.

[4] 台北学生书局,1987.

[5] 文史学报,1965.2.

[6] 中学历史,1984.3.

[7] 明史,卷89,《兵志一》,中华书局,1924.

[8] 新唐书,卷50,《兵志四十》,中华书局,1975.

【参考文献】

[1] 张廷玉.明史.卷89.兵志一.中华书局.

[2] 欧阳修等.新唐书.卷50.兵制四十.中华书局.

[3] 孟森.明史讲义[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37-43.

[4]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33.

[5] 彭勇.明代卫所制度演变流略[J].民族史研究,2007(04).

【作者简介】

谢思洋(1991-)女,辽宁省法库县人,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硕士,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方向:明清史.

上一篇:儿童绘本的语言特点 下一篇: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秘书心理健康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