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措施分析

时间:2022-10-07 02:19:54

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措施分析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河汊交错纵横,为了保证人们对能源方面的需求,在重要河道上都建立了水利工程,有效地进行防汛抗旱,保证各地区人们生活稳定,积极促进了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展开。

【Abstract】China's territory is vast,rivers are crisscros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for energy, It is necessary to buil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important rivers. Effective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which can ensures the life of peopl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stability, promots the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work actively in China.

【P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实施措施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67-02

1 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问题

1.1 思想方面不重视

相关单位领导不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导致下层管理人员也不重视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工作,日常没有强调,没有专门的例会,导致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下去形成了一种思想僵化的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在管理中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不能规范化和具体化,处理问题时没有依据可循,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意见分歧,使得很多工作精力都浪费到统一意见、问题沟通等环节,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很多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意见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但是下级落实却出现了问题,一拖再拖,错过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导致地区水利建设滞后,跟不上时展的节奏。

1.2 防洪标准不高

我国幅员辽阔,前期为了提供足够的水利资源和电力资源,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其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功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项目都比较陈旧,配套设施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不能及时维修影响防洪抗旱工作。除此之外,由于当时在工程建设时的局限性,导致建设标准和质量标准较低,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致使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增加了防洪抗旱的难度[1]。

1.3 资金投入不足

在对基础水利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中,资金通常都是由市级以上的财政部门予以补贴,这是维护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城市建设资金有限,而且每年的工程重点不同,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就不稳定,从整体上来分析,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2]。随着政策的改革,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是资金来源单一,远远跟不上水利基础设施的需求,这一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基础水利工程的弊端会愈加严重,而后期需要投入的资金会更多。由此可见,在此期间必须解决资金投入不足这一问题。

2 强化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的措施

2.1 提高防治意识

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得知,当遇到相同等级的水旱灾害后,具有防汛抗旱准备、抗灾意识强的地方,受到的损失是最小的。与之相反,如果防汛抗旱意识差,那么其经济损失就大。由此可见,提高全民防灾、避灾、减灾、抗灾意识非常重要,要求当地居民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水旱灾害问题。另一方面,洪水的毁灭性、突发性非常强,一定要提高防灾意识,增强防治洪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宣传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从思想上提高防灾意识,并且对其加强培训,掌握抢险救灾自救的基本知识,做好全方位的防汛准备工作。相关部门一定要深入防汛一线,对各项责任进行监督和指导,抓紧落实,从根本上重视防汛备汛工作,强化实际的工作责任。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区域建有很多水利工程,大都是在建国之前建设的,具有较长的历史,之前进行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由于缺乏大型机械设备,导致前期的基础工程都是由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无论是前期的建设还是后期的维护维修,都是进行简单处理,不仅材料有限,同时也缺乏先进的技术。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很多功能设施都已经老化,再加上设施配套不齐全,很多老化的水利设施已经不能使用。如果不对其加强管理,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程度会更严重,老化速度会加快。因此要对水利规划进行科学的编制,有一定的项目指标,在规划过程中,要到现场进行勘察核实,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施工建设。与此同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也要走制度化的道路,遵循投入资金少,减少对人力物力的使用,降低维护成本,最大化的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保证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同时也不能出现严重的破坏,如果出现了,要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资金有了保障,管理水平有了提升,明确主要的管理责任人,然后按照制度执行,就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做好基层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3]。

2.3 将减灾工作纳入发展战略规划

农业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农业生产资源,但是其快速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说农田水利工程就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基于这一理论,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减灾工作纳入发展战略规划,在整个城市、经济、国家发展中,完善当地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对配套的防涝抗旱工程进行建设,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符合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如果地区的水利工程设施都已经完善,人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田地的扩大,或者对土地进行平整,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道路的修筑、土壤的改良和整修田间灌排渠系统,让国家建设的水利工程和社会建设的配套工程结合到一起,发挥出更大的防洪抗旱价值。

2.4 注重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在重大的经济转型中农田水利工程面临很多问题,这是发展的结果,但是相关专家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国家投资,研究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先进技术[4]。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也依靠科学技术,因此在防洪抗旱工作中,也要对工作进行近期和远期的规划,组织相关单位和研究所进行这方面的技术攻关,对研究出现的科学成果进行实际验证,如果其防洪抗旱功能得到验证,那么就要大力的推广使用,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2.5 以防为主,综合治理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地区如果出现水旱灾害,一定和当地的水利、气候、生态、社会经济情况有关,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必须建设新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有效控制水利灾害的损失,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有效调整水资源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科学分析形势,建设防洪减灾体系,在做好防护工作时,还应该做好避灾、减灾方面的工作。

3 总结

通过以上对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措施分析,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广泛,而且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众多,在建设时和所有的农民都息息相关,因此要发动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进行道路修筑、土壤改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统,和国家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机地联系到一起,提高防洪抗涝的整体性。在以后的发展中,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上述五点进行处理,强化工作落实工作,稳步推进我国防洪抗涝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开峰,戴飞.浅谈淮委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管理[J].治淮, 2016(4):7-8.

【2】王向军,武芳,杨名亮,等.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进展和管理经验[J].中国防汛抗旱,2016(3):8-11.

【3】陈雪峰.梁山防汛抗旱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成效及思考[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1):00294-00294.

【4】张伟华.小流域治理措施布设与工程效益分析――以海城市松树沟流域为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7):3-5.

上一篇:双手麻木、走路腿软,要当心了 下一篇: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