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投资环境与中巴经济合作分析

时间:2022-10-07 01:31:30

古巴投资环境与中巴经济合作分析

直到近年来,古巴才允许外国企业在岛上开展投资经营,外商的投资法制环境严格控制在政府管理之下。目前古巴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更侧重于调整现有的外国合资企业,而非鼓励建立新企业,因而进展缓慢。随着私有经济的逐步展开,一些限制性措施将会逐步解除,吸引外资参与经济建设的鼓励措施也会不断增多。

古巴劳动者在拉美地区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政府部门严格的监控下,外资企业根据劳动法规定必须经历一系列繁琐的征聘程序。古巴位于加勒比海的飓风带,经常受到飓风的侵袭,因而投资企业应该把这类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古巴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运输状况明显比东部地区优越。有关加快能源开发和改进运输系统的提案早已摆在桌面上,尽管周边友好国家委内瑞拉和巴西,特别是古巴传统的友好国家中国对古巴提供了慷慨的援助,但截至目前问题仍未解决。

古巴的投资政策

古巴政府在1995年颁布实施了《第77号法令》,其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实际操作中更加规范,也有益于古巴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部对涉及国际资本项目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除卫生、教育服务、武装部队建制下的商务系统外,古巴政府允许外商参与其他所有部门的投资。然而政府自2000年起对外商在地产部门的投资,这个与旅游业同样吸引外商投资的领域一直保持冻结的状态。根据《投资法》第三条规定,外国投资者的人身安全在古巴国家领土内享有充分的保护和保障。他们的资产不会被征用,除因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需要外,国家将根据共和国宪法、现行法律、国际立法和促进相互投资协定的具体规定保护投资者在古巴的利益。凡发生财产被征用的条件下,按双方协议的同等价值以可自由兑换货币予以补偿。

前苏联解体后,古巴为了摆脱国内经济的混乱局面,转而通过引进外国投资作为生存手段,广泛吸引外资参与各个生产领域,同时着力扩大旅游、侨汇、镍和其他商品出口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古巴最重要的改革步骤是在1995年和1996年先后颁布了《外国投资法》,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园区。所有这些措施的相继出台促使进入古巴开展投资业务的外国企业数量和资金急剧增加,以至于古巴政府在2008年为解决流动性问题毅然决定冻结一些投资商的账户。尽管如此,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中国、委内瑞拉成功地保持了他们的存在。委内瑞拉和中国作为古巴最大的商业伙伴,在古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保持有重大的投资。古巴的石油勘探尚处于初级阶段,有潜力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10年古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86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8.3%。

在古巴,劳动力成本协议并不总是受到尊重的。鉴于合资企业雇员的招聘和解除劳务合同均由作为中间媒介的古巴金融机构负责,外资企业无法参与管理。这些中介机构往往故意夸大雇员们的重要性,以便为“他们”获得更多的工资报酬。根据合同规定,合资企业用美元向中介机构支付雇员们的工资,而中介机构转而向雇员们支付古巴比索。此外合同还规定不允许合资企业分配雇员们做他们指定职责以外的工作。古巴目前的社会环境尚未适应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法,怀疑外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是否能有效地对企业实施管理。因此,外国投资者常常遇到来自政府部门高层次的规章制约。

在政府层面,古巴正在尝试逐步向私营企业敞开经济大门,因为政府已经意识到在公共部门长期保持85%的劳动力是难以为继的。政府的官方立场正在转变,更多的古巴人已经相信外国的投资可以比私营企业经营发挥更大的作用,带来更多的好处,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技术转让、管理技能和就业。古巴政府近年来对私营资本实施的松动政策仅属于初步尝试,在对待外国资本参与国内经济建设的态度上仍被视为“洪水猛兽”。

中古经济合作任重道远

古巴是中国在拉美地区开展经贸关系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中古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为促进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古双边投资领域的合作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2010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赢得了古巴一座炼油厂扩建项目的投标,为中国建筑行业进一步拓展古巴建筑市场、带动商品出口开了一个好头。该炼油厂的产能将从目前的日产6.5万桶增至15万桶,最终将包括一座石化综合工厂与液化天然气码头。该项目价值高达60亿美元,是古巴截至目前最大的投资项目。

2012年以来,中古两国政府相互协作在经贸合作领域又取得新进展。2012年2月2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古巴国家石油公司、古委联合石油公司共同签署了《古巴西恩富戈斯炼厂项目总承包合同》、《古巴西恩富戈斯LNG项目总承包合同》等。同期中国石油开发技术公司与古巴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签署了《哈瓦那东油田地面油气集输处理设备项目设计服务合同》。2012年2月29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古巴部长会议副主席里卡多·卡布里萨斯就中信集团下属新天集团公司与古方合作建设超五星级酒店及双方未来在建筑、能源、旅游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进行了深入交谈。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6月,中国对古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8632万美元,涉及的主要领域有农业、旅游、电信、轻工等。

古巴自2003年实施经济改革,对吸引外资仍持犹豫态度,既期望外资进入,又担心外资大量涌入后难以控制、甚至会动摇国有企业的根基;对于合资企业,既希望获得利润,又担心会由此产生贫富不均。因而在引进外资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以期达到对外资企业的控制,如古巴税务部门对当地企业和外资企业实施双重征税标准,致使外资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古巴政府部门坚持保留制定合资企业雇员工资发放标准的权力;在制定外资企业的纳税标准上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此外古巴政府的支付能力和偿债信誉度相对较低,这也对外资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在实施古巴镍矿开采项目中就因为上述原因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国宇通集团古巴客车项目,是一项价值1.8亿美元,向古巴出口2000台客车合同,由于付款问题而使企业蒙受较大经济损失。鉴于此中国投资企业在打入这个新的市场时有必要事先做好详细的市场调研工作,切忌贸然行事。

上一篇:领导干部的“三商”修炼 下一篇:应对通胀 长短期结合让钱闲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