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体会

时间:2022-10-07 01:21:05

智障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体会

在生活数学中,“人民币的认识”是一个“社会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智障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最终也将参与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来,购买生活必需品就离不开人民币的使用。因此,人民币的教学在我们特殊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准确的目标能给教与学的双方一个明确的方向,首先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一份计划,给学生一个合理定位,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学习主题进行教学。把学生大致分为三类:能学的,按知识点逐一进行教学及实践活动;能理解的,教会购物要有目的,怎样寻求帮助;不能学的,要教会其使用辅助工具。

二、选择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就是利用学生以往生活经验,选择相关内容,潜移默化,为生活实践做好过渡衔接准备。在学习《购物小能手》时,根据每个孩子学习能力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前做好物质上(钱、实物)的准备工作。购物时,先让学生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激发了购物的欲望,再出示一个个装有人民币和商品图片的钱袋,要求学生先确认一下自己有多少钱,再按照要求选择购买与图片相一致的商品。最后清点结余,说说自己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商品,师生一起评选出本节课的购物小能手。情景的创设使清点人民币、选择商品、付人民币、礼仪常识等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到了一块儿,利于学生把零星的知识加以整合运用。

2.角色扮演法。智障学生的认知是从模仿、扮演角色开始的。在进行《我是超市收银员》时,先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超市收银的具体情况,待学生对这一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既加深了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巩固了手口一致点数实物这一知识点,又体验到了银行职员繁琐、认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运用教学手段

学生喜欢新鲜、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教具的制作、课件的使用无疑能起到寓教于乐,丰富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在进行《购物》练习时,就一定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还要提供人民币给学生练习,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迷你的小超市,让学生在实物面前真切地体会购物的乐趣。

四、教学实践活动

问题回答得再好、作业完成的再优秀,也并不能说明学生真的掌握了学习内容,尤其是人民币的使用,它一定是要在商店中、超市里、菜市场等现实环境中体验的。课堂演练毕竟是纸上谈兵,我通过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在双休日能带学生去超市购买一些物品,使理论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运用,并要求家长把具体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我,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学生到底学要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记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紫荆花学校)

上一篇: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 下一篇:二年级口语交际《合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