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界 我至多算是个“文奴”

时间:2022-10-07 01:03:01

在金融界 我至多算是个“文奴”

近日,我们约到了百忙之中的独立金融观察家朱庄虹先生,记者就最近被媒体炒得火爆的银行股改“万言书”的相关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

卓文:朱总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您的第10篇“银行股改不能没有守夜监督人”的文章发表以后,人们才真正地看清了您的银行股改“万言书”的全貌,一时间,囊括中国前10大门户和前10大财经网在内的近百家网站相继转发。报纸杂志也在转用,您的《金融实践》网站还接到了许多相关稿件,这样的结果您想到了吗?

朱庄虹:这个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新浪、搜狐、网易、和讯、证券之星、中金在线、金融界、东方财富、中国财经信息和21CN的同行们,感谢你们全部转载了银行股改“万言书”中的所有10篇文章,特别是和讯、证券之星、中金在线、金融界、东方财富还辟出专栏。同时,我也要感谢部分转发银行股改“万言书”的人民网、新华网、中华网、雅虎、腾讯、 TOM、中国金融、中国证券等近百家网站和《财经时报》、《卓越理财》等财经媒体的响应,这应该是人民的心声,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卓文:您第一次大胆地提出经济学的第三只手的说法,我们注意到位于纽约的具有20多种语言功能的华尔街电讯网,也转用了“银行股改不能没有守夜监督人”这篇文章,人们知道该网站的掌门人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蒙代尔。您觉得中国金融业能这样强烈地引起世界关注是什么原因呢?

朱庄虹:大概是这些外商也怕受内伤吧,因为左兜和右兜离得是最远的。

卓文:你的银行股改“万言书”为广大客户、银行员工、金融决策者和专业中间人提出了最近的路径选择,并倡导诚信,揭示风险可规避的条件,一反现今外行人乱骂且说不到点子上的文章风格。我们了解到您遍访了国内银行行长,从过去的褒扬到现在的有些批评,是因为人的改变,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朱庄虹:我想说的是,我们观点的提出,是在对金融业全面了解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的条件下实现的,感谢今天有这样好的舆论环境。

卓文:我们了解到30年前,您在中学时期就通读《选集》1-4卷和《鲁迅全集》1-10卷,成为与坏人坏事做斗争的“五敢英雄”。20年前,您发表了您的第一篇文章“警惕打金戒指的人”,到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理论文章。10年前,您出版了《中国改革的金融人》一书,到今天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发表10篇长达万言之多的银行股改文章,很多人都为之惊叹。我们想知道,您对自己的认识是什么呢?

朱庄虹:其实,我很清楚自己。在金融界,我至多也就算是个“文奴”,话还是说远点吧,我应该感谢我中学的老师,帮我借到了在当时我非常想看而又看不到的书。30年后,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能够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卓文:您的银行股改“万言书”完全是个人观察的一家之言,还是有何背景?

朱庄虹:我只知道应该永远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甲方。

卓文:我们了解到去年您又兼任了某金融机构的独立董事,一些人把您的工作单位作为他们自己规避风险的路标选择,那么,您对未来怎么看呢?

朱庄虹:谁在人前不讲人,谁人身后无人讲,杂音肯定是会有的。我们《金融实践》的责任是在金融的高端风云中,找最脏最累的活儿来干,叫老百姓少受损失。这件事,我这一生是做不完的。

卓文:短短10个月,《金融实践》发表了上万字文章被广泛采用,有上万人的点击率,特别是《金融实践》在前10大门户和前10大财经的落户,并与10大财经网一半以上的专栏结缘,这是同行的奇迹。

朱庄虹:应该感谢那些自发帮忙的广大学生们,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应该属于他们!

上一篇:用“大个金”理念叩响理财之门 下一篇:“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发展报告”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