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懒”老师教《圆的认识》

时间:2022-10-07 12:44:03

听“懒”老师教《圆的认识》

新学期,由于工作岗位调整,我带了三年数学的班级要交给一位同事教了,心中不免有些舍不得,于是和这个班级的学生仍来往着。开学没多久,就有同学向我打报告:新数学老师真懒,课堂教学中言语少,总是让我们自己活动,教室里总是乱哄哄的。带着几分担心,我搬着板凳,拿着听课笔记,坐进了“懒”教师的教室进行突然袭击。

“同学们,请你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图形纸片,小组进行交流,相互谈谈它们各自的特征。”于是教室里热闹起来。时间大约过了5分钟,老师走上讲台,他把从学生那里听到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成绩并说道:“对刚才研究的图形大家都知道它们是直线围成的,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不是直线围成的图形吗?”

“我的墨水瓶盖。”

“我还有……”

这时老师都给予学生肯定。“你们找的这些物体的表面与刚才大家研究的不同,它们的平面都是由曲线围成,大家说一说这叫什么图形?”“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板书:圆的认识),并说道:“我请大家来研究圆,看谁有办法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并把它剪下来(要求画大一点,便于观察和研究),然后把它对折几次,再用尺子分别沿着对折的几条折痕量一量它的长度并把数据标上去,观察几条折痕相交的地方,再把它做上记号。”

老师把学习任务布置完毕,这时教室的气氛又一次活跃起来,只见有的同学拿出圆规在纸上画圆,有的同学把茶杯盖往纸上一扣用铅笔绕一圈,圆就画成了。

“懒”老师见学生已完成了他安排的几个步骤,这时他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组再次进行交流,重点谈一谈各自在“折、量”时所发现的新知识。有的说我通过折发现不管对折几次,它们只有一个相交点;有的说我从折痕的相交点量到圆上任意一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老师针对同学们发表的意见给予了肯定,并再次鼓励学生看谁能给折痕、折痕的相交点、一条折痕的一半起个名字,并在自己制作的圆中标出来。同学们又一次很快地行动起来,有的在翻阅课外书,有的在圆上写名称,有的在相互对比、商讨,不一会儿圆心“O”、半径“r”、直径“d”都各自安好了家。

当本节课临近尾声,老师突然宣布消息,现在我班召开研究圆的成果展示会,请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到台前来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听完了课,让我觉得这位老师的确是“懒”,他把学生完全推到了主体地位,把时间几乎都让给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活泼、主动发展的要求。“成果展示”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整理、改造、抽象和概括。

(作者单位:安徽省固镇县九湾中心校李圩小学)

上一篇:学以致用,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下一篇:多思、多看、多练,从容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