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随机的课堂展现出诗意般的精彩

时间:2022-10-07 12:18:07

让随机的课堂展现出诗意般的精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烁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生成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可知的,但它同时也蕴藏着许多新的课堂生长点。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善于捕捉这些课堂的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就能不断点燃精彩的生成。

一、质疑问难,在需求中“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

我在教学《梅花魂》一课中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时,让同学们细细品味后,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读到这里,大家明白课文为什么用“梅花魂”作为题目了吗?

生:梅花是植物,文中为什么“她”而不用“它”?

师:对呀!这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们不是常把祖国比作母亲,所以用“她”来代替祖国。

生:因为梅花具有人一样的品质、精神,所以用梅花来赞颂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就是说梅花是祖国母亲的象征,所以要用“她”来代替。

生:课题“梅花魂”不仅蕴涵了梅花不惧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精神,也蕴涵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听到这里,学生都已明白了课题的真正含义。真可谓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疑难问题,顺应学生的思维形式,巧妙点拨引导,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积累成功的体验。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就会失之交臂。

二、尝试探究,在活动中“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

如《晏子使楚》一文,有下面的话:“楚王宴请晏子,酒兴正浓,忽有武士押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询问,回楚王话的武士说:‘是个强盗,齐国人。’楚王对晏子说:‘齐国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大臣们也哄笑起来,让晏子丢脸。”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假想自己是晏子,该怎样反击。顿时,问题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同学说:“在齐国,强盗没有立足之地,而在楚国,强盗就多得无法治理。这样,强盗们就把楚国当成一块宝地,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又有同学说:“大王差矣。你看不出吗?那是一个楚国人,假扮成了齐国人。也巧,我在赴宴的路上碰到了他,向他问路。可他不懂我的齐国话,楚国话说得却很流利。”……将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了思考,引导了争论。当然,有的主张不如晏子,这是正常的。但也有些主张并不亚于晏子,甚至有所超越。

在这个尝试探究的活动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重要的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小感受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路,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中十分缺乏的思想方法。

三、师生交流,在对话中“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

在执教《四个太阳》(人教版)有这样的教学过程:

师: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所以要画一个彩色的太阳。

生:老师,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但春天也是流行病传播最厉害的季节,春天要注意预防“非典”,其他病毒性感冒也大多在春天传播,春天还会遇到梅雨季节,天天下雨,衣服要霉变……春天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季节。(随即有许多同学赞成他的观点)

师:对啊,春天有许多的流行型病毒,那么你准备画一个怎样的太阳呢?

生:我要画一个有杀菌功能的太阳,太阳光一照,病菌就会全部杀死。

生:我想画一个特殊的太阳,只要照射到人身上,就可以像穿上一件防御病毒功能的透明外衣一样。

生:我可以画两个太阳,一个给人们带来温暖的阳光,使春天仍然多彩,另一个可以杀病毒,使春天不会传染病菌。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今天让老师看到了那么多的太阳,相信通过我们自己动脑解决,春天一定会是多姿多彩的!

那位不喜欢春天的学生也露出了笑容。

我们看到,教师能紧紧抓住文本的价值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相长”。

生成的课堂是灵动而多变的,是不能完全预知的。我们应该抓住课堂的生长点,重视人的资源因素,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以此为导火索,点燃精彩的课堂教学,让它闪耀着语言、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走进一片更加灿烂的天地。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

上一篇:高中生物信息迁移题的高分技巧 下一篇: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