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谐医疗观

时间:2022-10-07 11:32:44

树立和谐医疗观

作者简介

陈安民,1952年生于湖北,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院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

5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其中,“RFP陶瓷人工骨核治疗骨结核研究”“带前倾角珍珠面人工关节研制及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成功庆大霉素PMMA珠链治疗骨髓炎,系国内首创,被载入《黄家驷外科学》。开展了系列脊柱外科新手术。90多篇,主编及参编专著5本。

《左传・襄》云:“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自古,人民就追求社会和谐;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医疗。

近年来,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关系紧张。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或期望过高,认为医护人员无所不能,凡疾病皆能治好,也必须治好;或先入为主,无论医护人员做出何种努力、采取何种措施、花费多少心血,一旦效果不佳,正常的医疗行为与高尚的医疗动机,就有可能被全盘否定。另一方面,一些医疗机构文化底蕴与传统根基较浅,无法对患者及其家属形成亲和力、说服力,致使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纠纷增多。

造成“医患不和谐”的原因众多,错综复杂,但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医患双方和谐医疗观念淡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医疗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医患双方共同维护社会和谐大局,在双方利益上相互兼顾,“以它平它,和而不同”;在疾病诊治上相互配合,“和衷共济,肝胆相照”;在社会关系上相互融洽,“琴瑟和鸣,与子共谐”。医护人员要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依法行医,廉洁行医;患者要理解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高压力,理解治疗结果可能出现的不可预知,遵循医学规律,尊重医护人员……这样,双方才能和谐沟通,良性互动,才能“除机体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树立和谐医疗观,医疗系统的主导是关键。明代著名医学家陈实功指出,好医生必须有五戒:一戒重富嫌贫;二戒行为不端;三戒图财贪利;四戒;五戒轻浮虚伪。祖国医德传统要求行医者具备:济世救人、普同一等、仁爱为怀的事业准则;淡泊名利、廉洁正直、坐怀不乱的医德品质;精勤不倦、荟萃众长、不耻下问的治学态度;稳重端庄、温雅宽和的仪表风度;谦和谨慎、无自妄尊、互相砥砺的同道关系。“五戒”强调医护人员的个人修养与严格自律;医德传统,要求医护人员既要从宏观上解决个人操守问题,又要从细节上注意如何为患者治病,如何与患者相处,如何与同道相互促进,如何抵制来自外界的诱惑与侵蚀。这是预防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核心内容与主导因素,是人民群众与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简言之,构建和谐医疗环境、培育和谐医患关系,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理解医生,尊重科学;医疗系统则要转变医疗服务模式,从单纯治病转变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人文关怀。唯有如此,医患之间才能拉近距离,密切关系,和谐共处。

上一篇:消化不好,口臭就会跟着来 下一篇:健康的歌,青春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