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高考复习策略

时间:2022-10-07 11:18:34

浅析高中化学高考复习策略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作为高考题目中的一项重要的学科。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做好高中化学课程的复习,以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让学生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其次,全面掌握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最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制定适合自身的复习方法,查漏补缺。在以上几种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得学生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复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大纲

教学改革的施行使得全国众多学校抓不住教学重点,甚至脱离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程应该重点学什么、考什么、如何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复习,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高中的化学复习,同时也成为众多一线老师的关注重点。本文中,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的研究相结合,并且认真分析新课程改革后实验区的高考试题,总结认为“考情”“学情”“方法”是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环境下高效学习和复习高中化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障。在此,对于高中化学复习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一、研究考情,明确目标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有较大的变动。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中对于新课程改革模式下的教学主要内容、主要题型、难易程度和基本的命题方式等均作出相应的说明。此次纲领性教学文件的出台,成功地规定了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内容和目的,给实行新课程的地区提供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

1.重视《考试大纲说明》中的主干知识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考模式为“3+1”,即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所以,化学科目的考试是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将物理、化学和生物试题全部完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300分的试题,这就不得不对于考查过程有所侧重,并且在每一考题中尽量能够涉及到更多的知识点,特别是主干知识。同时根据《考试大纲说明》中的明确规定,化学科目的考试试题难易程度应控制在0.6~0.65之间。因此,在化学科目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大纲相关说明及要求规定的化学知识的限定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将化学科目中重点的主干知识进行明确,在学习化学科目的过程中以重点的主干知识作为学习和复习的重点或者核心,将化学课程多覆盖的所有知识作为了解和知识扩展,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还能够高效的复习,信心十足的迎战高考。

2.重视《考试大纲》中关于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沿用以前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是提出了对于学生化学科目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知识的应用,特别强调了对于化学试验与探究方法的培养及考查。在当前化学课程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更加的注重化学科目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化学反应本质、基本工作原理等化学科目的基本方法。对于这样变化是为了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基本方法,然后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自我探究,最终达到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彻底地掌握化学探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新课程中教学大纲要求的高考重点和热点。

二、研究学情,有的放矢

当前新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指明了学习范围和复习方向,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我们所有目的都指向学生,但是我们应该从学生本身出发去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初中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是在初三时才开始接触化学,一年的学习时间只能够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最基本常识。进入高中以后化学知识的学习突然晋升到另一种领域,教学内容急剧扩大导致在学习方式、基础能力等方面出现断层。这就使得高中刚开始的化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初中,学习能力和教学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于化学科目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不足问题,模块知识掌握不牢

初中的短时间化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进入高中后更深入、更广泛的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一时间无所适从。高中的化学课程内容纷繁复杂而且学习课时有限,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各个模块只能寻找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课程只能通过赶进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高中化学学习和复习方式给化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负担。

三、研究方法,有效教学

研究并了解了教学大纲和考情,分析探究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情后如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效率,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这种教学理念是先通过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在先,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对于化学课程有所了解,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了解和记忆还能够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节约有限的化学教学时间。

2.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化学课程中有一部分知识是从学习化学后才逐渐引入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定义和理论,这些都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难以理解较为陌生的一部分,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对于这部分的概念进行讲解,同时侧重性地引导学生对于这些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自发的去探究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3.边做边学,以做促学

化学课程中的主要理论重要知识都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发现和论证的。因此,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也是必不可上的一部分。而且新课程中明确化学试验课程是化学课程的诠释。学生通过亲自化学实验能够验证学生的知识的正确性,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最终做到以做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长江.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 [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03-619.

[2] 赵玉泉.对一道高考实验试题的探究与反思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1):41.

上一篇:远程教育手段营造“闪光”课堂 下一篇:在揣摩标题中破解课文内核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