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宝宝”的入园路

时间:2022-10-07 11:12:34

“乙肝宝宝”的入园路

近日,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公开征求对正在修订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的意见,首次提出今后托幼机构不得拒收“乙肝宝宝”。然而,一纸行政规定真能令行禁止吗?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卫生部拟给“乙肝宝宝”以正常“待遇”,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但目前,全国各地的“乙肝宝宝”仍大多被幼儿园拒收。

“乙肝宝宝”入园遭拒

虽然已经过了开学日期。但已经奔波了两个多月的青岛市南区居民陈先生,仍没有找到一家能接收儿子的幼儿园。两个多月以来,陈先生四处碰壁,因为他年仅3岁的儿子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这已经是第7家幼儿园拒收我儿子了。这里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8月中旬某日上午,刚刚被一家公立幼儿园拒绝的陈先生痛苦而又无奈地对记者说。

一提起3岁儿子陈阳(化名)进幼儿园的事,陈先生就一脸愁容:

“我妻子患有乙肝,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医生说是母婴传播这种方式感染了孩子。以前我们担心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可是没想到,就连条件很一般的幼儿园都不愿意接收。”

因为携带乙肝病毒,3岁的陈阳真的就无园可上?8月中旬,记者走访了陈先生小区附近的多家幼儿园,并进行咨询,所有的园长在听说孩子是“乙肝宝宝”时清一色地回答道:

“不能接收,哪怕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开发区机关第一幼儿园邵园长告诉记者:

“在青岛入读正规幼儿园的前提是家长要出示妇幼保健站出示的“健康证明”。上面有对儿童身高、体重、听力、血液、肝功能等方面的详细体检结果。体检完毕后,妇幼保健站会在鉴定意见上添上‘适合入园’或‘不适合入园’这样的建议。只有体检合格后,我们才能接收。如果查出某些疾病具有传染性或不适合集体生活,妇幼保健站一般不会在体检表上盖合格章。幼儿园会从多数孩子的健康状况着想,不能接收患有疾病的孩子入园。”

一家私立幼儿园园长还告诉记者,不仅“乙肝宝宝”不能进入幼儿园,每年还要对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体检,如果发现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就会直接辞退。

“乙肝宝宝”入园路漫漫

“收不收携带乙肝病毒的宝宝并不是单纯由幼儿园决定的,我们还要听取医生的建议。”青岛市一家幼儿园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每个宝宝在入园之前都须到所属辖区的妇幼保健站进行体检,目的是检查儿童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集体生活。”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虽然大家都明白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成人间日常生活传染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幼儿的自身防御体系尚未发育健全,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幼儿园建议“乙肝宝宝”退学也是从大局来考虑的,这样做对其他孩子来说更加公平一些。”

青岛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乙肝宝宝能否入读幼儿园,这是一个棘手而长远的问题,因为保护绝大部分幼儿的安全与确保个别患儿的正常入托本身就是个尖锐的矛盾。从原则上讲,托儿所不能以乙肝病毒携带为理由拒绝幼儿入学,而个别病情严重的患儿,则要等肝功能正常后才能入托。”

对一些患儿家长提出的能否专为这些孩子开设幼儿园的问题,青岛市教育局负责基础教育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具体实施起来还有难度,一方面是财政投入,另一方面他认为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歧视行为。

目前我国的相关政策中,没有明确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患儿能否入读幼儿园及接受义务教育,而《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任何孩子都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幼儿园招生有自主性,可以根据情况拒绝孩子入园。因此“乙肝宝宝”进不了幼儿园的大门,家长也无可奈何。

专家说法:拒收“乙肝宝宝”是变相歧视

在幼儿园的调查中,记者遇到了一些前来为孩子报名的家长,绝大多数家长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亲戚朋友的孩子和“乙肝宝宝”做同学。

在被问到“如果孩子的班里有个携带乙肝病毒的小伙伴会怎样”时,儿童家长吴先生很激动地表示,很难接受这样的情况发生。吴先生说:

“如果幼儿园里有这样的孩子,我一定会考虑给孩子转园的。孩子很小,肯定不会自己去注意卫生,和小伙伴亲亲抱抱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一般吃饭都是幼儿园统一配备餐具,很难说能不能很好地消除乙肝病毒。”

“乙肝宝宝”进幼儿园,是不是真可能造成传染呢?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肝病专家郝新洁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关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活质量问题,在她看来,“乙肝宝宝”是完全无辜的,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幼儿园,其实是一种变相歧视,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的一个真实写照。

“青岛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率和全国发病率差不多。差不多每10个正常人中就有1个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是很高的,这部分群体在现实的上学和就业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其实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乙肝患者。”郝新洁告诉记者,“据我所知,就算是卫生部门给‘乙肝宝宝’开个不会传染的健康证明,幼儿园一般也不会接收。他们担心如果在幼儿园内传染了,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郝新洁还说:

“乙肝病毒传播有三个途径,一是母婴传播,二是血液传播,三是性传播,但幼儿园是很难出现以上情况的,而且现在幼儿园的孩子普遍都打了乙肝疫苗并产生了抗体,就算是平常玩耍中不小心抓破,也不会传染上。很多携带乙肝病毒的孩子的肝功能都正常,不具有传染性。3年前,广州开始尝试让乙肝病毒携带者幼儿入托,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且至今尚未接到因此发生传染的报道。”

郝新杰认为:要消除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视,除了要取消强制性的乙肝检测外,还需要普及有关乙肝传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知识。有正确的知识,人们才会改变对乙肝的歧见和态度。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发区,我们有必要定期对肝功能进行检测,这对控制乙肝对健康的危害和降低原发性肝癌都至关重要。

转机:拟立法保护“乙肝宝宝”入托权

张茵是一位“乙肝妈妈”,她清楚记得自己在8月1日看到那则新闻时的心情。

“看到标题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卫生部要求幼儿园不得拒绝乙肝儿童,让我眼睛一亮,心也随之被点亮了一片。”近日她在著名乙肝维权论坛中以“一个乙肝妈妈的心酸历程――一封写给卫生部的信”为题,详述了一位“乙肝妈妈”心酸的心路历程。

其实早在2008年,就有来自全国12个不同省市的12位母亲为了孩子入学难的问题,联名向全国妇联寄去求助信。

12位妈妈走到一起是因为她们的孩子都是乙肝阳性,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却屡屡遭到当地幼儿园的拒绝,相同的遭遇让她们走到一起。她们在信中说:

“让乙肝阳性的孩子徘徊在幼儿园之外,这些孩子的童年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感可能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使孩子形成离群、孤僻,甚至的性格。每次想到孩子的未来,我们都会觉得不寒而栗。”

据了解,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1.2亿,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幼儿也占据相当比重,近3年来因入园入托受阻而见诸报端的就有近20例之多。“携带乙肝病毒的幼儿难以实现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北京益仁平中心负责人陆军表示。

2009年8月,卫生部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中明确了“乙肝宝宝”入园的“合法地位”:“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公示时间已于8月15日结束,虽然卫生部新规给“乙肝宝宝”入园带来了希望,但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使“乙肝宝宝”正常入园之路仍面临重重障碍。如何营造幼儿平等的教育环境,除了制定政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一篇:寻访最后的蒸汽机车 下一篇:农民工“司令”回豫抢收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