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7 10:31:47

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通过对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研究,总结出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适应我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对策,积极展现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鲜明的“苏派”特色。

关键词: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13-02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者)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活动[1]。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2]。

江苏作为教育大省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上也是先知先觉[3]。早在1986年,南京大学就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成立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高校国际合作机构[4]。中美中心如今已成功运行25载,成为提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卓越典范。

一、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据新浪教育及教育部官网,截至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总数达128所,其中本科高校46所,高职高专院校82所,独立学院25所[5]。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且仅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教育进行研究。其中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官网[6],高职高专类信息由于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尚未录入,来源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印制的2011年招生计划。

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历经20余年,坚持“积极稳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方针,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现已颇具规模[7]。其中本科以上通过教育部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20个,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个、项目36个,高职高专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1个,总数达161个。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占整个江苏省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的比例分别为58.7%和46.3%。下面依次从办学层次、合作国家、合作院校、专业设置和办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办学层次

从办学层次上看,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分布比较全面,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其中,专科项目101个,占所有中外合作项目的62.7%;本科项目52个,占32.3%;硕士项目7个,占4.3%;硕博兼有机构1个(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占0.6%。但从学生人数上看,专科项目仅4483人,占总人数的31.6%;本科项目达7900人,占55.6%;硕士及博士项目1820人,占12.8%。

(二)合作国家

从合作国家看,共有15个国家参与合作办学项目,主要以欧美、澳洲地区为主。数量分别为:加拿大45个、澳大利亚33个、英国29个、美国11个、新加坡11个、韩国10个、德国6个、法国4个、荷兰4个、爱尔兰3个、意大利1个、乌克兰1个、丹麦1个、奥地利1个、马来西亚1个。

(三)合作院校

从合作院校看,合作方资质总体比较规范,可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国外教育资源”中查到,为合法的公立大学或公立技术学院。其中不乏世界著名大学,如南京理工大学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项目合作方为世界著名的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四)专业设置

从专业设置看,分布比较广泛,涵盖了众多领域。具体统计如下: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41个、电子信息类(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等)38个、工程类(包括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5个、经济类(包括国际经济、国际贸易、金融等)19个、机械设计类(包括机械设计、汽车等)15个、公共事业类(包括刑事司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园艺、学前教育等)13个、语言及艺术类(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装潢艺术、服装设计、影视动画等)10个。

(五)办学模式

从办学模式看,本科层次有“4+0”、“3+1”、“2+2”等,专科层次有“3+0”和“2+1”等,形式日趋多样。学生毕业后,颁发的文凭大多为中外双方各自给出的相应毕业和学位证书。

综上所述,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一定规模,运行平稳,已步入积极、健康发展的轨道。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趋于多样,本科以上项目学生数已占总项目学生数的2/3,总体质量较高。合作国家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合作院校较正规,项目审批管理较规范。专业设置从传统的工商管理、经济和电子信息类逐步向工程、机械、公共事业、艺术类等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更为紧密的方向转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较早,但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1.中外合作办学地域发展不均衡。从统计数据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大多位于苏南地区,特别是本科以上项目,主要集中在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地区;苏北地区本科项目较少,专科项目较多,本科项目只有徐州、扬州、盐城三个城市有开展,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均衡。

2.传统低成本类专业比重仍然较大。从以上专业设置不难看出,传统低成本类项目,如工商管理类和电子科学类专业总量偏多,社会发展急需的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的专业比重偏低。

3.缺乏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机构和项目。虽然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有一些质量较高的机构和项目,但这些机构和项目数占总机构项目数的比重仍然过小,缺乏一批合作院校知名、合作专业前沿、合作效果优秀的高水平机构和项目,未实现合作办学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本质转变。

(二)对策

1.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各地应紧密联系地方实际,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合理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将与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行业、专业作为当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和立项的重要依据,合理制订区域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规划,并纳入整个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2.积极培育一批高水平机构和项目,分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根据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与江苏高校合作,培育一批高水平机构和项目,同时举办不同层次创新型科技应用类型的合作办学项目,分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能源环境等高新产业专业建设,紧密跟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整体提升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在品质,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型、国际型的有用人才。

3.完善制度体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确保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提升思想意识,加强项目审批,制定科学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专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审批进行省级政策咨询评议,从宏观上对项目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提供科学的可行性评估,从制度上对合作双方的资质、专业水平进行严格审批,制定科学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制度上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

其次,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内在品质。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各级部门、院校应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课程标准化本土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建设等诸多方面。此外,应对招生管理、证书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其他相关环节进行制度完善,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在品质。

再次,制定综合评价体系,定期进行项目质量评估。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对质量体系监督的有效机制,各级部门应建立各自层次的评价体系,定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自评和他评,并把评估结果作为衡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和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重要考核内容。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认真思考,找出问题所在,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

当前,江苏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笔者通过对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结合合作办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我们必须把握教育国际化机遇,认清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积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品质,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章新胜.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J].中

国高等教育,2003,(11).

[2]宗希云.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研究[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04,(4).

[3]姚军.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路径探讨

[J].江苏高教,2012,(3).

[4]郭朝红,江彦桥.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现状、问题

与对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5).

[5]新浪教育.江苏省普通高校名单[EB/OL].http://edu.

.cn/gaokao/2012-05-08/1007337099.shtml,

2012-05-08[2][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

台[EB/OL].http:///index.php/

default/index[4][5].

[7]王斌泰.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加快建设江苏教育强

省[J].江苏高教,2008,(1).

上一篇: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控制技术及应用探析 下一篇:加强机房精细化维护管理确保安全优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