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07 10:31:26

对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土建施工的工期较长,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工程的正常管理工作,其中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环境管理的问题尤为突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必须从质量、进度、成本等的控制为切入口,针对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环境管理问题,根据相关规定,控制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的质量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之后,合理安排工程施工任务,提高施工的效率,并合理控制施工成本费用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获取工程项目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 土建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迅猛地发展和飞跃。其中,建筑业的发展也很迅猛,很快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也在不断地满足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建筑工程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影响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一、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1、1砂子杂质含量大,水泥型号达不到标准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施工质量,使用价格稍低的石粉来代替沙子,以此来降低成本、以次充好,这样就导致了沙子的杂质含量大,混凝土强度不够的问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砂子不上铁筛,导致一些大粒沙子拌入混凝土中,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还有,就是一些沙子由于泥土含量过高,必须经水洗,泥土去掉才能够保持沙子的质量,而一些施工单位直接用于施工,没有进行水洗,这样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问题,由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序不符合标准,导致基础下坠、顶部开裂渗漏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水泥型号达不到标准,虽然国家对325#水泥已经禁止使用,但是部分水泥生产企业,受利益的趋使还是不按照标准生产水泥,在水泥市场上销售劣质水泥,以次充好,325#标准都达不到水泥竟然标明425#,这种质量的水泥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损害了国家利益以及人民利益。

1.2、钢材质量不合格,影响建筑的强度和韧度

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建筑成本,使用不合格的建筑钢材,购买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圆钢以及罗纹钢,由于这些钢材是黑工厂加工的,质量很难达到标准和要求,还有一些地下小炼铁厂生产的钢材,钢材的强度和韧度也达不到建筑标准,这些钢材,只适合一些小型建筑、平房改造、库房改造等,承重力和抗压力都比较低,一旦用于楼房建筑,由于钢结构强度和韧度不符合标准,就会造成楼房墙体变形以及墙体断裂的现象,不但影响了使用安全,而且影响了建筑质量,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也伤害了建筑单位以及使用者的利益。

1.3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

2、加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

治理通病重在预防。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工程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提高有关人员对通病危害性的认识,要切实把防控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质量通病,更要进行大力宣传,形成人人皆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人诛之的局面。

2.2 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

要使其掌握防控通病的主要方法,并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和操作,要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统筹兼顾各专业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各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问题。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要有防治通病的专篇,且针对性要强,措施要具体。

2.3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

其次是要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4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合格才能使用。钢筋进场后监理工程师应核对其生产厂家,各种钢筋的级别、直径及其报审数量,核对其合格证,出厂化验单上力学指标及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抽样复验试验单是否合格确认其冷弯、抗拉强度合格后才能使用。有焊接接头的应在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砖进场后应核对其生产厂家,报审数量,核对其出厂合格证,检查抽样试验单是否合格,确认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几何尺寸等指标合格后才能使用。

(2)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

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设在每层柱(或基础顶面)支模之前,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柱子纵筋接头(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质量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对于原材料质量控制,必须做到精心选择材料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对于高强混凝土(C60)施工前,必须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必须采取措施将毛细孔填满,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因而,需要在砼配比中,加入微米级径增密处理的超细活l胜颗粒。使其在水泥浆微细空隙中水化,减少和填充毛细孔,达到增强和增密作用;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水灰比,这就需要掺入高性能的外加剂。

2.5 完善检验机构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础是要建章立制,只有在规范的制度下,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按照规范看各方主体资格与所有承担工程是否相适应、建设的资料完善程度、工程建设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各方主体的职能是够做到位、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从业人员是否坚守岗位等,为确保质量就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通过有效的检测方法来鉴定施工材料的质量,结构构件和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完后,适当的调整原材料,最好是推广新能源,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目前,就我国来看,检测设备不齐全,尤其是一些农村的施工单位缺乏设备和技术人员,这样就无法对产品进行检验,就不能知道产品是否是合格品,这样就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逐步开设了一些检测机构,这些机构和施工监管部门配合,对施工监督管理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帮助。

2.6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土建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在这一阶段的监督应着重把好关。

3、结语

目前,土建施工技术已经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今后的发展中,施工单位要积极地在实践中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优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上一篇:对凤滩水电厂实行远方集控的探讨 下一篇:对如何优化耐火材料使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