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07 09:33:14

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现在,人们愈来愈希望打造出有良好感观要求的混凝土精品工程。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表面泌水起砂、气泡、露筋、裂缝、外观颜色不一致等墩柱外观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施工模板和施工混凝土两方面提出了墩柱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墩柱施工的外观质量。

【关键词】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 组织,建筑产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 社会对建筑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观质量”以其可见性和观赏性引起了建设业主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追求。为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创造精品工程,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采取了各种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控制措施。

墩柱外观质量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表面泌水起砂

产生混凝土表面泌水起砂的主要原因是:

(1)墩柱模板加工的精度不够;(2)模板因周转次数多局部变形,导致接缝不严密而漏浆;(3)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4)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振捣不密实或产生漏振;(5)模板加固不牢或地基不坚实, 支撑刚度不够造成模板下陷变形;(6)在预留孔和预埋件处以及钢筋密集处,浇筑的混凝土未充满模板,振捣不够;(7)浇筑方法不当,振捣未按规定程序及规范施工。

2、混凝土表面气泡

混凝土外表的气泡现象,要想完全杜绝,达到一点气泡都没有,在目前现有的施工工艺条件下有一定困难。气泡出现的主要原因:(1)混凝土的振捣力度不够, 振捣时间短、漏振、欠振以致水分气泡未完全逸出;(2)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均及拌和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难以将多余水分完全振出;(3)不按振捣程序操作,由内向外振将水分赶向无孔的钢模死角,致使水分很难振出;(4)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

3、混凝土表面露筋

产生露筋的原因:(1)钢筋骨架尺寸偏大;(2)钢筋垫块位移,或钢筋紧贴模板,造成混凝土保护层不够;(3)保护层部位的混凝土振捣不够或漏振;(4)模板浇筑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模板吸水过多,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拆模时掉角露出钢筋;(5)未达到规定强度即拆模,拆模过早形成掉角露筋;(6) 钢筋过密,混凝土未能充满钢筋周围空间;(7)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8)冬季施工混凝土保温措施不好,混凝土受冻,造成拆模掉角露筋。

4、混凝土表面裂缝

造成裂缝的原因:(1)水化热作用;(2)混凝土收缩作用;(3)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易出现裂缝;(4)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5)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6)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7)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

5、外观颜色不一

造成外观颜色不一致的原因:(1)使用的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原料在产地上、品牌上、颜色上的不完全一致所造成;(2)养护条件不同所致;(3)拌合物在配合比上不完全一致。

墩柱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

施工模板质量的控制

通过对模板的设计加工及安装拆除等方面的有关控制,避免墩柱出现错台及明显接缝的现象,确保墩柱结构物尺寸的精确及混凝土外表的光洁度。

模板的设计加工。墩柱模板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的关键,钢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及光洁度,并且要求单元面积大,接缝较少,接缝严密平顺。钢模板应根据结构施工图及有关受力进行计算设计,且模板由专业生产厂家加工,确保钢模板的加工质量。钢模板在厂区加工完成后必须进行试拼验收,在运至施工现场时再进行复试拼验收,模板在专用场地内试拼。试拼检查模板的加工精度,对精度差的局部地方进行整修,检查不同节段间拼装后的接缝的平顺度及密封度,对精度较差的接缝用手提电动砂轮机进行磨平处理,以达到接缝平顺严密的要求。对各单元钢模内侧板面进行“刨光”处理,“刨光”是用砂轮片磨掉钢模表面氧化层,再用工业砂布磨平使其表面呈现金属光泽,之后在板面上涂刷防护油以确保拆模后结构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

模板的装拆及保养。模板安装前先给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涂刷要均匀,待油剂自然风干后(一般以不明显沾手为标准)才进行安装操作。模板的拆除期限视气温、混凝土强度情况而定,一般气温低于+15℃时,24h 以后拆模;当气温高于+15℃时,12h 以后拆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至少10MPa 以上。拆模后都要对模板进行磨刷整修等保养工作,确保模板每次使用的精度及光洁度要求。

注重模板的使用和管理。应选用能够保证板面平整、光滑的冷轧钢板做模板,板面要求平整、光洁、无砂眼、无锈斑、无伤痕。板材拼接的内表面须打磨光滑平整,无明显凹凸痕迹。模板安装要牢固稳定,墩柱的模板要用四根带松紧器的钢丝绳固定。

2、混凝土的控制

(1)混凝土原材的选用。严把原材料质量关,选用质量好、相对固定的原材料保证了混凝土外观颜色的协调。

(2)严格混凝土配料、搅拌的规范操作。在选料上,要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料,水泥库存要一周以上,尽量选用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原材料,不同批次的商品混凝土有时色差较大,尽量选用自拌混凝土。在配料时,要根据经验和计算确定配合比,在保证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小的坍落度,并进行浇筑试验,保证混凝土表面均匀一致,色泽自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拌合料均匀。在运输时,要注意选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运到现场时最好先搅拌,然后卸料浇筑。

规范混凝土的浇铺和振捣操作。坚持浇与捣并重,克服重振捣轻浇铺的习惯。最好实行分层分段浇筑,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分层虚铺厚度以40cm 为宜,模板有阴角倒坡时,混凝土铺至内侧倒坡以下5cm,进行充分振捣,待将气泡振出后,再浇筑倒坡处混凝土。每层振捣时始终保持浇与捣前后要相差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m 左右。混凝土浇铺时尽量做到四周略高,中间略低;不能用振捣棒振赶摊平混凝土,以防止砂浆散失,导致混凝土均匀性较差。混凝土浇铺要合理分段分层,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不要出现漏振、欠振、过振、早振、快振、迟振等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操作。混凝土振捣时,应先周围后中间,以便把气泡尽量往中间赶避免气泡聚集在模板处。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使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间距最好在60~80cm 之间,墩柱的箍筋与主筋要紧贴,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切勿碰钢筋和模板,以确保消除钢筋显隐现象。

3、其它有关的控制措施

(1)加强钢筋安装稳定性和精度,避免钢筋与模板的冲突,保证结构混凝土保护层的均匀性,有效防止露筋等外观缺陷。

(2)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防止混凝土结构外表发生裂纹。保证养护的频率和时间,养护使用自来水,以保证混凝土的颜色一致。

(3)重视文明施工,注意结构物外观防护,如做好高处施工混凝土的砂浆清除及污水引流工作,避免污染下层的结构物外表,保持混凝土结构外观的清洁。

四、结束语

按照以上技术进行改进后,墩柱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外表光洁,没有蜂窝、麻面及气泡等外观质量缺陷,达到了预期效果,满足了业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TB 10210- 2001, J 118- 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S] .

[2] 侯 波, 卢长海, 张永红. 提高水利工程中薄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J] . 山西建筑, 2006, 32( 11) : 12- 13.

[3] 曾炯导.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Z].

[4] 金荣庄,尹相忠.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公路施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6] 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上一篇:长距离输水工程试通水过程分析 下一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施工项目WBS检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