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生态危机中的地位反思

时间:2022-10-07 08:19:32

译者生态危机中的地位反思

【摘要】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生态视角研究翻译学,译者生态的危机也逐渐进入研究视野。译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都与其所起到的作用远不相称。本文旨在探究其生态原因和自身群体原因,分析译者的作用和影响,希望改变其不公正的待遇,促译者修炼功夫,树立信心,振兴翻译事业。

【关键词】译者;生态;地位;危机

【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当代译者生态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123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29-2.5

近十年来,从生态视角研究翻译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和参与。第一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标志着这一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里程碑。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译者翻译行为进行研究,强调对译者翻译行为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的整体性研究(胡庚申,2008)。显然,这一理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系统性、生态性。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与处于自然界中的人类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译者作为社会存在,处于翻译过程和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译者生态不仅包括翻译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包括译者自身的生成规律,如教育背景、翻译社会语境、素质特征、角色定义以及翻译意义等。

自然界会出现生态危机,译者生态也会出现危机。在处理以译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时,特别是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关系、译者与其他翻译主体的关系,如译文读者、翻译批评者、出版者、赞助人等关系的时候,译者的主体性会受到制约甚至挑战。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译者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权利关系中译者权利的被压制方面,如强势的出版商利益和迎合读者的批评,而忽略其他关系的和谐。译者往往处于翻译产业链的末端,导致译者的浮躁和译文质量的下降,而背后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缺失,形成一个翻译危机的恶性循环。这一恶性循环有其历史渊源与发展过程。

一、译者地位积弱演变

迄今为止,在人类翻译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语文学翻译研究、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和建构主义翻译研究,期间经历了不断地变迁,其中译者的地位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总体上看地位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目前仍不理想。福柯(1977)使用了作者功能(author-function)一词,那么译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类似作用。司显柱(2005)提到译者所发挥的是类似于作者角色履行的功能,两者之间具有不少共约性,如,无论作者还是译者都是文化作用的产物,都是描述话语的某种方式。

在《论译者的主体地位》(2010)中探讨过人类翻译研究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语文学翻译研究、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和建构主义翻译研究。

语文学翻译观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更是文化的转换,限制和禁锢了译者的翻译活动。翻译的过程被看做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过程,译者不能对作品有丝毫的改动,译者地位极为低下。

结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语言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客观世界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译者要做的就是“忠实”地把作者预先设定在语言内部固定而唯一的意义挖掘出来,达到与原作“等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于附属地位,原作是第一位的,译作只是复制品。这种观点把翻译当做复制活动,是机械的语言转换过程。

而解构主义者则通过“延异”概念的引入,冲破了传统译论的“忠实”原则,解脱了套在译者身上的十字架。它消解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中心地位,指出译者与作者一样,都是创作的主体、原著的主人,因为翻译不仅是传达原文内容的手段,也是使原文存活下去的工具。这无疑提高了译者的地位。结构主义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自,彰显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这是翻译观中对译者作用的最大的肯定,足以证实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影响极大。当然,此翻译观认为译者可以随意操控原作,从而导致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为胡译乱译提供了合法的借口。从这一点上看,它过分夸大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翻译观下,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把翻译活动置于一种实际语境中进行研究,认为译者和作者处于一种积极互动地位。作者创造出原文文本,译者需要积极介入,在正确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创作出译文文本。这种观点认为译者和作者一样,在翻译过程中,要发挥主观性,从而使语言陈述层面的表达和语旨层面的理解达到统一。建构主义翻译观对译者的地位进行了恰如其分地论述。

从上述演变看来,译者地位确实有所提高,但这一改善仅仅局限于学术界的看法。在现实社会中,译者的生存状况并未得到相应提高与关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译者整体生态的角度出发,在已有文献及研究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人物访谈、数据统计等形式尝试确定了中国当代译者生态存在的问题。在翻译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翻译人才亟待专业化建设。中国翻译界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浮躁、业务水平有限、译德低下,从业状态混乱和不规范经营极大地损坏了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混入了翻译者之列,翻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译文质量低劣。

缺乏必要的监督监管机制。现在的各种翻译机构和企业中大多都还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的阶段。没有翻译质量控制工具、没有完整的翻译品质控制流程。

翻译竞争十分激烈,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压低价格、压低成交等竞争手段。结果大量劣质的翻译产品充斥着翻译市场。

人们关于翻译的传统错误观念尚未转变。往往只关注著作的作者而忽略了译者的存在。译者的名字常常根本就不在封面上出现,是看不见的。美国文化研究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劳伦斯・文努提(Lawrence Venuti,1995)就曾强烈谴责这种译者隐形现象,认为这种强加在译者身上的隐形地位无疑是极不道德的,因为它全然漠视了译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会外语就能翻译。翻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入高而附加值低的事业。即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对“翻译也是一种产业”的观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缺乏必要的报酬保障制度。由于翻译人员没有资金保障,翻译报酬也没有具体的标准,翻译人员有时因为报酬问题而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

而从译员自身群体来看,也同样面临着多样尴尬局面:目前市场上,翻译从业人员队伍的构成鱼目混杂。大多是普通公司里的兼职职员,甚至日常英语都说不全、完全依靠翻译软件来翻译各类略通英语的人员。在翻译工作中,胡翻、甚至瞎翻的情况层出不穷。多数翻译人员市场意识差,或者说几乎没有。不懂得怎样面向市场去发挥个人专长,习惯于坐等派活儿干,没有积极主动性;竞争意识差。部分翻译人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信心和勇气,甚至显得束手无策;缺少帅才。少有能够承担重大翻译项目的带头人或干大活儿的领班人。

二、生态翻译学观照下译者地位反思

笔者针对中国当代译者群体、翻译市场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初步探索。

(一)建议在翻译市场管理方面建议在如下几方面采取行动:成立翻译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各省市下设办公室,负责监管翻译服务市场。管理行动拟由各省市政府牵头,由各省市外事办、外经贸厅、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科委和译协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

规范翻译价格及译员聘用体系。任何一个市场,价格战在行业初期都是让人十分头痛、不能避免的问题。由于政府教育部门监管不力,低端翻译公司大打价格战以及翻译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使得目前国内翻译市场价格相对比较混乱。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依据目前市场的情况,针对翻译的质量,建立一套鉴定体系和与之相应的可参照的价格标准以及专门解决处理消费者和翻译公司纠纷的第三方机构。翻译公司聘用的翻译人员应主要采用全日制,对翻译从业人员实行合同聘用,逐渐减少兼职翻译人员的数量。通过对价格以及从业人员的规范,建立一套翻译行业可以依据遵照执行的规章制度,从而加速净化我国翻译市场,实现优胜劣汰,有序竞争。

建立翻译从业人员资格评审制度,重点对初级翻译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实行持证上岗。可以逐步建立上岗审核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翻译人员队伍,建立专业的翻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实行翻译从业人员上岗审核制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从高校的“英语专业”中独立分离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人才培养,确保翻译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其次,要对翻译人员从业上岗进行资格审核。翻译是一项职业,同时更是一门专业,对于非翻译专业的人员,可以把国内翻译资格考试,借鉴为审核标准之一,从而切实提高翻译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最后,要对翻译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一名合格的翻译从业人员,除了熟练掌握外语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要培养随机应变,解决突发翻译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化解的能力。建立健全专家审校制度,实行分工把关。通过以上措施,可极大地促进翻译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二)翻译人员自身应对措施。翻译人员在提高外语水平和相关国家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只有将外语知识和专业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工作实践的锻炼,才能成为专业的翻译工作者。

翻译人员要明确翻译软件的工具性质,端正翻译工作态度。由于翻译工作中的专业性和语言的高度发展,很多时候翻译软件是无法代劳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即使是名牌的翻译软件,在对一些专业性文档翻译中,翻译出来也会辞不达意甚至乱七八糟。因此,在对翻译人员的培养中,应该同时加强职业素养、工作态度的教育,使翻译人员正确认识翻译软件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从业人员。

同时翻译人员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尤其是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员,在引介或外宣时,选择题材和内容上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以介绍引进别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目的,长做冷板凳,少计较名利。在翻译过程中严肃认真,认真理解原文,一丝不苟。表达时高度尊重原作者的行文方式与特点。尽全力保持其原貌,译出作品的精髓所在,真正地发挥文化桥梁的作用,将世界文学中的最璀璨的精华推介到更多的读者面前。

另外,可以建立翻译的协调沟通网络,及时将已有译文输人贮存,建立译文数据库,各地可以进行联机检索,有偿使用。翻译前先检索,防止重复劳动,让每个翻译工作者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四、结语

笔者以为,译者生态研究关键在于立足当下,回溯传统,放眼未来,在建构良性译者生态的同时,重塑各种关系中动态的译者形象,加强翻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广泛联系。而译者,社会应该还其原本应有地位,让回归主体,积极主动应对译者生态之危机。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2].论译者的主体地位[J].武警学院学报,2010(9).

【作者简介】霍洪涛(1974- ):男,河南兰考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翻译及文学。

上一篇:浅谈高校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 下一篇:溯源群众路线助力高校学生工作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