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管理情况通报

时间:2022-10-07 07:55:38

地质资料管理情况通报

一、资料汇交管理

(一)地质资料汇交数量进一步增加。20*年度全国共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约1.4万种,比20*年增加了约32%。全国部省两级馆藏机构地质资料总量已超过30万种,其中全国地质资料馆的馆藏量近10万种。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欠交清理工作基本完成,20*年共补交和汇交油气地质资料4135种。重庆市汇交的地质资料达1820种,约占全国汇交总量的13%;湖南、黑龙江、内蒙、河南、四川等省(区)的汇交总量都在500种以上。

(二)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省(区、市)根据各自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全面促进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福建省在资料汇交管理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及项目追踪管理;自治区针对其交通联系不便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本地实际的汇交管理规章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了各个地质工作单位按时汇交地质资料;云南省将地质资料汇交与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相衔接,强化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与其他相关业务管理的协调配合;辽宁省检查9家地勘单位,核对尚未汇交的396份地质资料,要求各地勘单位提交了地质资料台帐和清理自查自检报告,对未汇交的资料做出了详细说明并列出了补交计划。

二、资料社会化服务

(一)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地积极改善资料馆建设各项软、硬件条件,进一步提高地质资料的查询、借阅、复制等各项服务质量,成效显著。江苏省主动了解和收集用户的需求与愿望,在努力改进借阅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为本省多个大型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与决策依据;青海、山东、广东等省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地质资料目录触摸式查询系统,为社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广西地质资料馆进一步加大向全社会服务力度,尽可能对部分地质资料进行解密处理后提供利用;河北省为矿业权出让提供资料保障,启动了“基层地勘单位目录数据库网络中心”建设;湖南省将服务对象从单纯的地勘单位逐步扩大到政府各部门、有色、煤炭、核工业和矿业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馆藏资料查阅利用率有较大提高。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全年共为3.4万人提供地质资料服务,利用资料达9.2万份次。全国地质资料馆及半数以上的省(区、市)馆藏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已经上网为社会提供服务,查询目录的人数和份数不断增多。

三、馆藏建设

(一)馆藏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多数馆藏机构都配备了空调、去湿机、灭火器等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加强防潮、防水、防火的管理,购置多功能快速复印机、扫描仪、打印机、刻录机等办公设备,保证了馆藏地质资料的安全,促进了地质资料的现代化管理。

上海市改扩建岩心库并建立了相应管理系统,成为全国第一个为岩心资料的保管、利用、开发创造了必要条件的省级单位;河南省新建的省地质资料馆已进入内部设计布展阶段,即将投入使用;北京市地质资料馆添置了大型的阅览台、操作台、防磁柜和空调等设施。

(二)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工作稳步推进。20*年部省两级馆藏资料图文数字化工作进展顺利,利用率不断提高,体现出数字化资料的应用价值。甘肃等多个省(区、市)已专门立项开展了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建设。

截止20*年底,全国完成地质资料数字化总量达5.1万份,其中完成较多的单位有:全国地质资料馆约完成1.54万份,黑龙江3900份,福建2800份,天津2639份,湖南2202份,北京和四川均为2000份,江苏1767份。

四、其它

(一)开展了全国地质资料系统表彰工作。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国土资发〔20*〕94号),对141个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和182个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个人进行表彰,11月份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鼓舞了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地质资料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20*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与国家保密局联合了《关于印发〈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215号),明确了地质资料保密范围、利用程序、技术处理、加强服务等。国内多家媒体广泛宣传。全国地质资料馆、多数省级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馆藏机构及时组织了学习,提出了落实文件精神的具体安排,对进一步开展地质资料清理和做好服务工作作出了安排。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出台了有关规章制度。黑龙江、陕西两省起草了本省的地质资料管理规定,黑龙江省还实行了“地质资料管理通报制度”;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成果地质资料验收入库办法》等12项规章制度;广东省制订了《数字地质资料光盘保管制度》等7项管理规章;自治区起草了《自治区原本地质档案汇交管理规定》;浙江、青海等省建立了地质资料管理岗位职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宁夏、天津、北京、新疆等省(区、市)也都制定或完善了地质资料借阅利用和馆藏管理等各项制度。

(三)政策宣传与业务培训工作扎实有效。为了及时宣传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更好地贯彻实施《地质资料管理条例》,部在新疆召开了地质资料管理培训班,省级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和馆藏机构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江苏省采取深入基层、上门宣讲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宣传培训和实地指导电子文档制作,河南省把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宣传贯穿到“4.22世界地球日”大型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效果。

上一篇: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下一篇:自治区测绘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