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图书编辑的修养

时间:2022-10-07 06:19:53

浅论图书编辑的修养

编辑是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高素质的编辑是高质量图书的必要保证。因而,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图书的出版物质量和效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编辑的修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思想政治修养

作为出版行业,坚持政治质量,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因此,编辑的思想政治修养主要反映在编辑出有一定政治质量的图书的水平和能力上。

政治素质是图书编辑判别是非,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在图书的政治质量上真正地把好编审关,为读者提供健康向上的优秀图书。

只有编辑有了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从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高度来处理各种书稿,对书稿中的毛病才能看得准一些,分析得透一些。这样的编辑,对书稿的处理才能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改稿也才能符合时代精神和正确导向的要求。实际上,编辑人员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不仅是不出坏书的重要保证,更是出好书的必要条件。因为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求有研究社会、分析时局、把握读者心理的能力;捕捉出版时机,也要求编辑有政治敏感、理论敏感,从众多的作者和书稿中沙里识金,汰劣择优,更需要有良好的判断和鉴别能力。编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才能独具慧眼,出奇制胜。

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深远影响。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载文》中所说,“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是知文之为用,远矣大矣。”图书作为大众传媒之一,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确是“远矣大矣。”因此,作为图书编辑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社会稳定和进步负有重大责任。必须通过学习,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水平,把好遴选书稿和审稿时的政治关。图书编辑应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二为”方针,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划清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文明与粗野、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界限。从选题和内容上把握方向和质量,为读者编辑出健康有益的图书,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做出贡献。

业务理论知识修养

现代,新的领域不断出现,边缘科学不断开拓,图书作者的思维往往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内容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所以编辑工作是知识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编辑必须具备文化素质。人们常说编辑是“杂家”。编辑必须具备比作者更渊博的知识,这样,编辑的知识更需要“广”和“博”。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要了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要了解文史哲经、政治、法律、艺术以及逻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随时广泛阅读报刊及通过电视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和各方面知识,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外语,并通过因特网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努力,具备了渊博的学识,编辑才能提高对书稿的鉴别能力,才能“慧眼识珠”,选拔好稿,淘汰膺品,严格把关,多出好书。

但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学科、新知识,要求编辑门门精、样样懂,也是不现实的。但应当尽量多学习,对自己经常编辑的图书所涉及到的学科应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懂得这一学科的不同的学派和未来的发展趋向等。同时,由于编辑工作没有也不可能做到专业的截然分开,所以编辑对相关学科也应有一般性的了解。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并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懂得装帧、设计、插图、印刷、校对、发行等业务知识。这样,才能在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过程中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披沙拣金,在繁杂的事物中挖出常人难以发现的东西,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准确地把握标准,鉴别书稿的质量,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语言文字写作修养

编辑自己要过语言文字关,一个好的编辑应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写作修养。编辑对稿件的修改、加工,就如同裁缝制衣一样,要设计式样、修改式样,要把不需要的剪去,需要的留下或增加,所以好的编辑要具有高超、精堪的文字写作基本功。这样的编辑才能发现书稿的文字错误、语法错误,乃至标点符号错误;才能善于判断文章的结构是否适当,文字是否通顺,语言是否生动、得体,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正确的文字修改意见,并直接进行文字加工,从而使书稿的书名更加醒目、行文更为准确,内容更有思想意义,中心更为突出,叙述更合乎逻辑,更流畅可读。

一部图书的出版,总是凝结着编辑大量的心血。大凡一部书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书名不恰当,不醒目,结构混乱,层次不清,语法问题,语句不合逻辑,文字不通顺,存在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引文不准确,如果不作文字加工是难以出版的。这就需要编辑提出具体、准确的修改意见,由作者再行修改,有的甚至要多次修改,几易其稿。有时还需要编辑直接对稿件的语言文字、文章结构、书名乃至语法修辞作较大的修改、润色,做到“妙手回春”,使其成为精品。如果编辑自身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写作修养,显然是难以胜任这一工作的。

编辑每天面对的作者层次参差不齐,书稿也难尽善尽美,对很多有思想、有意义但写作上不成熟的书稿,编辑的作用尤显重要,有时甚至成为一部优秀的传世图书的催生因素。如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优秀作品《红岩》,这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长篇小说,是在《在烈火中永生》这个回忆录基础上铺设丰富起来的,编辑自始至终和作者一起参加了策划和构思,从而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红岩》。要提高编辑的语言文字写作修养,首先需要编辑具有渊博的学识。好编辑熟悉有关语言写作知识,并要有较强的文史功底,平时要勤阅读多积累。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说明了博览群书、学习优秀作品,对提高人们写作能力、文字功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编辑还应多写作,通过勤写来锻炼,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此外,对一个编辑来说,不仅要熟悉现代日常用词,还要熟悉古代汉语。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方言知识,要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还要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熟悉了解各种有时代感的新词汇。

职业道德修养

一个好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夏衍老人在回忆著名编辑邹韬奋时,曾这样说过:“韬奋的特点是用他的精神品德来团结作者和读者”。由此可见良好的品德对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编辑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到“作风正,纪律严”。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编辑要能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搞关系,不开后门,坚持用稿“质量至上”的原则。要防止商品交换原则进入编辑工作领域,防止把作者与编辑的关系变为买卖关系。如不坚持这一点,则图书出版就会出现平庸之作,而高质量书稿却被拒之门外,这样,又如何能提高出书质量呢?

编辑要具备敬业精神,还要对社会、作者、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有了敬业精神,才能坐得住,全身心投入。要当好编辑,编出高质量的图书,舍不得投入,舍不得付出,是不行的。要做好一位好编辑,就要甘当无名英雄,做“杂家”、“为人作嫁者”、“助产师”、“导演”、“批评家”,乃至于做“花匠”、“无名小卒”。这一系列别称也说明编辑在图书出版方面、在帮助作者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有时也是“默默无闻”的作用。作为编辑,第一要义就是要搞好策划、发现好作者,要像“伯乐”一样发现“千里马”。

编辑的职业道德要求编辑对编辑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把好组稿、选稿、编辑、校稿等编辑工作全过程的各个关口。编辑应认真鉴别书稿优劣,慎重决定书稿取舍,提出正确的具体意见及修改、补充的中肯建议。编辑应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所编书稿每个句子,每个字和标点符号以及引证的每件材料,都要认真检查,反复修改核对,做好校对工作,从而把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免贻误读者。同时,编辑对图书装帧,讲求美观大方,对图书的字体、字号、图案的选择要反复比较、合理取舍,要实现装帧上的高品味和印刷上的高质量,从而保持图书良好的外观形象。

编辑还必须具有正直、善良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精神,要严以律己、以诚待人。编辑应经常与作者保持联系,提出选题,上门组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了解各方面的动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研究市场、体察图书市场的变化,掌握图书发行的反馈信息,做“全程策划型”编辑。

(作者为重庆出版社编辑,编辑有著名作家贾平凹《朋友》、实《吟诵关中》、中科院研究员林永匡《民国居住文化通史》等作品数十部,编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鲁班经》等。)

上一篇: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故障处理经验谈 下一篇:全能运动员侧重训练及赛前模拟训练的研究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