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7 05:53: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65-02

重叠综合征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存在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如存在较为单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严重夜间低氧血症,易引起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造成呼吸衰竭或肺心病。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通常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更为严重。为了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现将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3.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动脉血氧分压( 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02)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COPD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动脉血气分析Pa02 6.67 kPa( 50mmHg),均无深昏迷、休充及严重心脏疾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有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和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的鼻(面)型大小选用合适的鼻(面)罩,用软帽固定和下颌托带使患者闭嘴呼吸,连接BiPAP呼吸机。工作参数: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气压力(IPAP)起始用6 cmH20,而后以每次1-2 cmH20逐渐增加,在30―45 min内达到10-15 cmH20,吸呼比(IE)1:2-2.5,呼气压力( EPAP/PEEP)调至4―5 cmH20,氧流量2L/min;对照组给予双鼻导管吸氧(2-3L/min)。通气时间每次2-4h,每日2-4次。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48 h分别测定吸入空气条件下的血气分析,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嗜睡病人意识障碍也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2.2 住院时间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2.5±3.2d,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1.6±2.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多有年龄大、病程长、症状重、合并症多等临床特点。由于肺泡弹性减退,肺充气过度,易导致呼吸肌疲劳,同时呼吸中枢驱动能力降低,对缺氧和高二氧化碳的反应也随之降低,易引起严重的缺氧和C02潴留,一般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抢救时多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是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该方法有创伤性,并发症多,最突出的问题是带有气管内导管,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和VAP,上机时间延长和撤机困难[1]。BiPAP呼吸机通气能显著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肌负荷,使其得到休息,降低耗氧量,减少CO2的产生,其作用机制为:吸气时,吸气压力水平( IPAP)作为压力支持通气,可以克服气道阻力,减轻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量。呼气时给予呼气相压力( EPAP),相当于呼气末正压( PEEP)的作用,可以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减少呼吸功耗,防止细支气管陷闭,使患者轻松呼出气体,降低肺泡残气量,使肺泡内C02有效排出,促进肺泡内气体均匀分布,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2]。

BiPAP无创通气注意要点:无创通气时的压力调节有人认为应由较低的初始吸气压,逐渐升至所需的工作压力。也有人认为应从高吸气压(20 cmH20)逐渐下调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患者出现不能耐受时则下调压力。前一种方法以考虑患者舒适度及带机的依从性为主,后一种方法则考虑辅助通气为主,力求达到稳定的气体交换。目前两种方法的成功率相似,尚无确切的对比研究[3]。在COPD急性呼吸衰竭时,由于患者所处的病理生理状态不同于缓解期,稳定通气应该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治疗压力应高于缓解期水平,故初始吸气压的选择应达到有效通气,缓解呼吸肌疲劳的目的。要达到此目的初始吸气压应在6―12 cmH20,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升至12-15 cmH20。在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可逐渐下调吸气压,将血气维持在缓解期水平的状态,间断脱机。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BiPAP治疗后,其Pa02和PaC0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血气分析改善时间提前、血气分析改善程度更好,均优于对照组。说明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伤、疗效确切,能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忠良,梁永杰,钮善福,等,有创与无创序惯性机槭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1,49( 7):58 - 59.

[2]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Intem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s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3(1):283 - 291.

[3] 朱蕾.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35-437.

上一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5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