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探究

时间:2022-10-07 05:13:41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建筑的稳定性。近年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界称得上是一枝独秀了,发展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我国的建筑在世界领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我国充分展示了在建筑领域的先进水平。为了进一步的推动建筑领域的发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稳定性。本文将就此问题对建筑的稳定性展开探讨。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设计;稳定性;评价

现如今,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理想并且可实行的建筑日趋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豆腐渣工程泛滥,建筑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建筑的稳定性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国家为了加强工程中建筑的稳定性,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法则。同时,国家及相关部门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也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稳定性的验算合格,才能开始建筑的施工。这些法规对于建筑的稳定性起了非常好的监督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建筑的可信赖性。

一.建筑稳定性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建筑地基稳定性的定义

地基稳定性顾名思义,即指与地表里面的土地在承受建筑挤压的情况下,地基发生沉降、变形、深层挤压和滑动,影响工程建设中安全稳定的程度。在建筑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将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明确的划分出了所需调查的内容,主要考察以下内容:建筑地基主要的持有层和相对比较特殊的岩土体的分布、岩性、土层分布的厚度、埋藏的条件、工程土地地质的特性、建筑物较基础的分布类型和地基稳定性的基本情况、现有的基坑的主要类型、基坑的规模、基坑坑壁和坑底的变形和稳定状况、对地基岩土体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建筑的地基稳定性通俗地讲,便是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地基所能达到的稳定程度。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地基直接位于地底之下,承受着建筑物的岩土。

2.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

建筑的整个工程繁杂,影响建筑的稳定性的因素也非常之多。建筑物所荷载物体的大小、性质,岩、土地的类型极其它们在空间的分布,包括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的情况等,都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一系列的环境来确定建筑的稳定性。有些建筑物是铅直载荷、有些建筑物是倾斜荷载,设计师需要根据情况判断选择用何种方式,确保建筑的稳定性。有些岩较容易变形、土地容易压缩、岩土容易膨胀或隆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洞室的凿挖、工程附近建筑物的施工等也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因为它们能引起地基的沉降。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是影响并且直接导致地基倒塌的因素。比如地震能液化细粒土,导致地基完全失效,整个建筑物倒塌;喀斯特洞穴能让地面向内陷。如果做到较好的预防地质灾害、施工时考虑到影响建筑稳定的各个因素,那么建筑的稳定性便好。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评价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评价在建筑界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实施关键在于建筑的稳定性评价。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三种评价地基稳定性的方法:附加应力法、数值分析法、力平衡分析法。这三种方法均能对建筑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但都不算确切和全面。为此,建筑界的专家学者从未停止过对建筑的稳定性评价的探讨和探索。对建筑的稳定性评价一般从4个方面展开。

首先,建筑场地和地基的整体是否具有稳定性。建筑的场地和地基整体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建筑的稳定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评价建筑稳定性的高低程度,包括岩土体的沉陷程度和破坏程度均是重要因素。建筑物能够荷载的程度,裂缝带发育高度的重叠程度等来评价建筑的稳定性。其次,地基的分布是否均匀。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地基的分布地点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如果地基的分布不够均匀和不够合理,那么对于整个的建筑都将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很明显,地基分布的均匀度是评价建筑稳定度的因素。再次,地基变形性程度是评价的一个因素。建筑物伴随着地基的沉降程度、倾斜程度,从而影响变形性的程度。最后,地基所能承受的标准值也是建筑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因素。建筑物地表的下沉率、倾斜率、变形率是标准值的参考依据。建筑稳定性的评价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和评价的标准有所差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建筑的稳定性甚至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建筑界对于安全越来越关注。建筑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是新世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重视建筑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建筑抗灾的水平,有利于解决建筑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找到突破口。同时,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建筑样式的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的质量。重视建筑的稳定性,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建筑史上一次又一次大的飞跃。

上一篇:试论当今节能建筑的设计 下一篇:我国城市房屋抗震设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