铥激光与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时间:2022-10-07 04:16:43

铥激光与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 方法 收集已发表的关于铥激光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国内外文献,针对结果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综合(Meta)分析。 结果 共7篇文献符合标准纳入,包括铥激光组445例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组417例。Meta分析显示:铥激光组手术时间长于经尿道电切组,在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上短于经尿道电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铥激光组围术期输血率低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铥激光组和经尿道电切组在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铥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可靠,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在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 铥激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11-04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已在临床运用多年,被认为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激光在BPH治疗中应用逐渐增多,近年来引入临床的铥激光具有汽化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穿透性小的特点[1]。目前有相关文献报道了铥激光技术,但由于研究的样本含量小,结论的可靠性低,为验证其结论的真实性,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式

系统检索了CNKI、万方、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Pubmed、Springer、OVID等中英文数据库,并以铥激光(Thulium laser/2 μm激光/2 micron laser)、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等检索词进行检索,并加以文献追溯等方式收集整理了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

1.2 纳入标准

(1)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铥激光与TURP手术治疗症状性BPH的研究(2006年至今);(2)文献中的结果应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围术期输血情况、I-PSS等相关数据;(3)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不考虑年龄、种族、前列腺体积等因素;且术后病理结果为BPH。

1.3 排除标准

(1)文献中单一报道两种手术方式需排除;(2)有关其他手术治疗BPH的研究;(3)既往有尿道、前列腺、膀胱颈手术史者。

1.4 观察指标

参照Cochrane协作网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从纳入的文献中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围术期输血情况、术后I-PSS及Qmax等几个指标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man 4.2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为各个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 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异质性检验P > 0.05,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P ≤ 0.05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2 结果

2.1 文献特征

经检索仅有7篇文献符合要求,见表1。

2.2 围术期指标分析

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围术期输血情况和留置尿管时间,其中手术操作时间和留置尿管时间均为连续变量,采用WMD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结果显示均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在手术操作时间[WMD=8.29,95%CI(0.26~16.32)](图1)、留置尿管时间[WMD=-59.70,95%CI(-84.80~-34.61)](图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围术期输血情况采用RR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分析[RR 0.18,95%CI(0.09~0.35)](图3),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可认为铥激光组在手术操作时间上长于电切组,留置尿管时间短于 TURP,围术期输血率少于TURP。

2.3 疗效评价

疗效的评价指标包括了IP-SS和Qmax,有6个研究报道了铥激光与TURP治疗BPH 3~6个月后IPSS的情况,Meta分析结果(图4)显示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计算合并统计量[WMD=-0.15,95%CI(-0.74~0.4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6个月的 Qmax 的情况,Meta分析结果(图5)显示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分析,合并统计量[WMD=-0.06,95%CI(-0.86~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认为铥激光术3~6个月在改善 IPSS和Qmax上不优于TURP。

2.4 漏斗图和敏感性分析

依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或以上才需做漏斗图,本研究纳入文献相对较少,未做漏斗图。本研究纳入的研究,质量较高,敏感性分析上,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计算围术期指标和疗效指标,发现其结果基本一致。

上一篇:健康减肥,拒绝盲目节食 下一篇: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