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欺骗失败后

时间:2022-10-07 03:22:27

【前言】当欺骗失败后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几年前,“唐骏学历门”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这位曾获得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称号、有着“打工皇帝”之称的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被方舟子突如其来的一段“爆料”搞得灰头土脸。原来,在职业生涯中曾为唐骏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博士学位,实际上是唐骏向美国一所“野鸡...

四姨太的“智慧”

在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中,巩俐饰演的四姨太颂莲让人印象深刻。为了争夺老爷的宠爱,“聪明”的四姨太想出了一个高招,那就是“假怀孕”。好心的大少爷知道了,对她说:“你也太蠢了,怀孕这种事,你作假能作几天?”四姨太回答说:“我蠢?我不蠢!我早就算计好了,即使开始是假的,但是只要老爷天天到我这来,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了?”

四姨太的这种欺骗是否真能如她所愿,帮她提高怀孕的机会呢?不难看出,四姨太的策略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当老爷得知了她怀有孩子之后,虽然会在衣食住行上优待于她,但是无论是出于“安胎”,还是出于“雨露均沾”考虑,都会减少与四姨太行房的次数,这样一来,她受孕的几率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而怀孕这种事,正像大少爷说的,作假也是作不了几天的,因此在露馅之后,四姨太的悲惨遭遇我们就可以预见了。

四姨太的失败可以说是源于其目光短浅、思虑不周,但是她这种先靠欺骗获得资源,再靠资源获得成功的方法却有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践,并获得了成功。人们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四姨太效应”。

“四姨太智慧”的成功案例

几年前,“唐骏学历门”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这位曾获得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称号、有着“打工皇帝”之称的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被方舟子突如其来的一段“爆料”搞得灰头土脸。原来,在职业生涯中曾为唐骏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博士学位,实际上是唐骏向美国一所“野鸡”大学――西太平洋大学买来的。

虽然唐骏在事后表示,“我的学位没有伤害过任何人”,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学位在他成功之前曾给了他很大助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那个买来的博士学位,唐骏或许就不会获得成功,至少不会成功得如此轻松。而唐骏的虚假文凭曝光之后,虽然社会舆论让他受到较大压力,但风波过后,唐骏仍是商界的宠儿,身家数亿的富翁,甚至还有网友力挺唐骏,认为成功就是成功,使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

唐骏是“四姨太效应”著名的成功实践者,却绝不是唯一的实践者。据有关部门检测,每年企业单位所收到的简历当中,约有200万份会出现学历造假的情况,再加上工作履历造假、职业资格认证造假,造假简历的比例竟然高达投递简历总数的66%!假文凭制造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2万元就能拿到美国大学的全套文凭,而这种文凭甚至能够在相关机构查询验证。

这些数字在让我们震惊的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是什么使得造假成为社会的主流现象。引用一位企业高管的话来说:“虽然进公司后能力比学历重要,但是没有学历你连进都进不去。”

诚然,现在“人才”遍地都是,而用人单位的招聘往往只是“一锤子买卖”,谁也不会花大笔时间考察一个人“人品如何”、“能力如何”,而“文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能直观体现能力的凭证。而且人事部门每天要经手的求职简历数以百计,哪有时间一个个地查询文凭是真是假?如果欺骗成功,工作以后业绩出色,也不会有人追究了。

假文凭风气所及,连一些领导干部都卷入其中。随便翻翻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的履历,便会发现不少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这其中当然有货真价实的硕士、博士,但也有人是靠弄虚作假取得学位的。有的干部不管自己是否是正规大学研究生毕业,不管最后是否拿到硕士学位,都声称自己是研究生。有个别干部甚至直接买假文凭,江西省原副省长,只是托人在中关村大街上随便买了个北大法学学士文凭,就以“北大才子”自居,在卸任之前,享尽了“北大才子”的待遇,却从未有人公开质疑过。直到他因贪污受贿事发,这些造假经历才被揭发出来。可见“四姨太效应”一旦奏效,似乎真能带来不少好处。

欺骗者成功后的代价

但在现代社会普遍要求诚信的呼声下,造假者一旦被发现,很可能受到舆论的压力,甚至丢掉饭碗,得不偿失。曾经红极一时,被称为“爱因斯坦二世”的德国科学家舍恩,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舍恩先生的博士文凭可不是假的,他曾在康斯坦茨大学用了整整九年攻读下了自己的博士学位。1998年时,这个年轻人加入了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成了这里的一名研究员。

舍恩接手了研究有机晶体制晶体管的项目,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涯。不久,他声称自己制造出了一种振荡电路板,并在《自然》、《科学》等著名杂志上轮番。后来,他的创新性超导实验,比如“不带任何损失进行电子超导”、“第一台散光晶体管”、“用纳米技术做出只有分子大小的超微型电脑”等等,几乎令科学界为之疯狂,很多人称之为“第二爱因斯坦”,并认为诺贝尔奖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一般科学家如果能够一年发表一篇文章已经可以算是高产,但舍恩却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发表了超过100篇论文,其中不少都是在《自然》、《科学》等知名杂志上刊载的。这些论文让舍恩成了无数科学家的“偶像”,但奇怪的是,无论是哪位科学家,都无法复制舍恩的实验。

最终,舍恩因几篇论文使用同一数据被发现造假,他被逐出了实验室,灰溜溜地回到了德国,他的博士学位也被康斯坦茨大学取消了,未来的日子里,这位本可能成为科学界明日之星的“天才”,只能顶着“骗子”的称号,生活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之中。

而在此之前,韩国著名干细胞生物学家黄禹锡,也因在《科学》上发表虚假研究成果、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等罪名被判刑,在此之前,他曾被视为韩国的民族英雄,以及韩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

这些科学家通过造假,获得了高额的科研经费,赢得了万众瞩目和天才的称号,他们本以为有了这些钱,自己一定能成功获得研究成果,但事实表明,虽然钱到位了,但若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堆砌出真正的科学成果。

“四姨太效应”让人们只考虑欺骗所带来的好处,忽视了欺骗失败后将受到的惩罚。也许创造这个词的人本意是想告诉人们,如果想靠撒谎来获得成功,就要准备好付出巨大的代价,却被如今的人们误解为先靠谎言获得资源,再靠资源获得成功的“小女人的智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定式思维造成的悲剧。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图/廖新生)

上一篇:“差不多”积累大差距 下一篇:清淡不是没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