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我辈爱岗而敬业

时间:2022-10-07 01:44:26

敬业,作为公民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体现的是个体对其工作职责的积极态度。

一、教师方面:树立教师职业理想,提升教师敬业精神

树立教育职业理想是敬业的前提。职业信仰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一个有职业信仰的人,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工作中要树立从业一行爱一行的敬业意识,要兢兢业业的工作,职业信仰最需要虔诚的敬业。罗宾斯曾经说过:“只有那些找到了自己最热爱的职业的人,才能够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教师要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是否尊重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教育事业的“崇高国家使命”,是否追求教师岗位的职业价值,是教师敬业的关键。如果没有价值认同,就不会有奉献于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职业认同的深度有多少,敬业的动力就有多大。因此,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要从树立教育职业理想和培养职业认同感入手。

积极履行岗位职责是敬业的核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因此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发挥敬业精神,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岗位职责中重点要把握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老师重在“教书育人”,两者都得兼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校方面:加强学校综合管理,夯实教师敬业基础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教师事业的发展必然要重视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来改善教师的待遇,教师地位逐步提高。但是横向来看,教师职业的平均收入仍然处在社会中较低的水平,教师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对称回报。学校应该多方努力,保障教师工资的正常增长,提高教师待遇和福利,同时营造积极氛围,在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方面鼓励老师参与,提高教师的学校地位,增强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予教师更加人性化的关怀。这样,教师才能在学校和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真正接纳自己的职业,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爱岗敬业精神。

建立科学的教师敬业考核和激励机制,防止“重业绩,轻品德”。学校还要善于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方法,从管理、教学和生活等方面为教师爱岗敬业的形成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度建设中应该充分综合社会、家长、学生和教师自身等多个方面要素,力求多维度全面客观的对教师个体的敬业情况进行科学的考察,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荣誉评定、定级晋级、职称评审及工资待遇等相衔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同时,学校考核和激励制度建设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校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建设特色,不可脱落实际和实效。

三、社会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塑造教师职业荣誉感。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因此要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社会应该不断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便如此,社会应该重新确立对教育的权威认知,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重拾教育的终极追求即追求人的平等、自由的属性,重新审视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以和谐社会的理念,引导老师坚守自己的职业信仰,共同塑造教师职业荣誉感。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看待教师奉献精神。从古至今传承的集体主义思想,始终把无私奉献作为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而对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看得更重。因此,要求教师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变得很普遍。但是,教师首先是一个基本的人,一个有着基本欲望与利益诉求的普通人。我们不应该过份苛求教师超脱世俗,无欲无求,应该平等的对待教育行业,对教师一视同仁。

上一篇:一校多址下的校本研修的探索 下一篇:刍议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